“3翻4坐7滚8爬12走”,这是许多家长用来衡量宝宝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一个标准。因此,经常就会有爸妈在宝宝没有“准时”达到标准时显得非常着急和敏感。
“我家宝宝都1岁多了,怎么才只能走几步啊,是不是发育迟缓啊?”
“我儿子5个月了还坐不稳,会有什么问题吗?”
……
对此,儿科专家崔玉涛表示:
这句俗语只是代表着婴儿发育的基本规律,可每个婴儿会有各自的特点。只要婴儿自己能做,就可接受,不用强迫婴儿发育--强迫训练,但如果时间或行为发育相差甚远,就应该及时检查咨询医生。不过话说回来,其实要是自家宝宝发育没有达标,只要不是非常神经大条的爸妈们一般都会发现的了。
而往往容易被家长忽略的是宝宝“跳级”般的成长。
比如,不少宝宝没有经历过爬行阶段就直接过渡到走路,许多家长就会觉得这一定是宝宝聪明的表现呀,甚至沾沾自喜、高兴不已。
然而恰恰相反,事实上,会爬、多爬的宝宝,无论是在肢体协调,还是以后的智力发展上都会更加优秀。
(ps:当然也不是说不爬就走的宝宝会有什么问题,只不过就像做房子一样,每一个基础都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结构稳固,自然以后发展更好~)
爬行够多的宝宝有哪些优势?
1大脑发育更好爬行需要大、小脑之间的密切配合,多爬能够丰富大、小脑之间的神经联系,促进脑的生长。而每一次爬行都是对大脑积极性的调动与激发。因此,学习爬行其实就是对脑神经系统功能的一次强化训练。
2语言发展更快爬行可以加强大脑中各个神经元的联系,刺激大脑语言中枢,为宝宝今后的语言学习做好准备。因此,宝宝爬得越多,对于宝宝学说话,学新知识和看、读能力也有帮助。
而且父母不断的语言提示、肢体语言、行为互动等,也使得宝宝对语言理解的准确性,合理性比不会爬行的婴儿发展要快得多。
3性格发展更优秀爬行给宝宝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也锻炼了宝宝的意志和胆量,他们可以任由自己的兴趣爬行到一个自己想要去探索的地方,有利于宝宝的个性培养。
4感官发展更协调宝宝在爬行的过程中,不断的独立去尝试摸索,有助于视听觉、空间位置感觉、平衡感觉的发育,促进身体的协调;还可使血液循环流畅,并且促进肌肉、骨骼的生长发育。
5吃得多睡得好爬行是一种全身运动,宝宝在爬行时会消耗许多能量,所以这会间接刺激宝宝的食欲和睡眠。宝宝吃得多,睡得香,自然成长的也就会更好。
6亲子交流更频繁宝宝会爬后,在父母的引导下不断地尝试,不仅能增进亲子间的交流,并且能够让宝宝在爬行中获得兴奋、成功、失败等多种体验,从而丰富了宝宝的情感。研究表明,经常爬行的宝宝见到父母时的兴奋状态明显高于不会爬行的宝宝。
引导宝宝爬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大多数宝宝会在6~10个月之间学会爬行,而在此期间要保证给宝宝多爬行的机会和空间。专家建议,宝宝一生应该爬行800小时,至少也要保证500小时的爬行。
◆ 让宝宝多趴着
爸妈可以让宝宝在清醒的时候多趴着,因为多趴可以帮助宝宝锻炼头部、颈部、肩部的肌肉,为爬行做好准备。
◆ 多提供宝宝爬行的机会
有许多宝宝未爬先走就是因为家长没有给ta足够的机会,整日都被抱在怀里,自然就得不到充足的锻炼。所以,爸妈要注意给宝宝提供足够大的、安全的探索范围,让宝宝能尽情翻滚、后退、摆动并探索四肢的作用!
◆ 引导宝宝爬行
单纯让宝宝爬,他可能爬一会儿就觉得无聊,不想爬了,可以试着在宝宝差一点可以够到的地方放一些有趣的玩具吸引他往前爬,让宝宝有动力移动自己去获取。注意别把难度设置得过高哦!
◆不要给孩子穿太多
在宝宝学爬的阶段,不要给他穿太多,从而便于他活动。如果天气冷,开着空调就是了。因为太臃肿的衣服会让宝宝学爬更困难,从而自己放弃学爬。
注意:如果孩子到10个月还不会爬,家长应该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以确定神经和下肢肌肉发育是否有问题。
许多家长会怕地上脏,弄坏衣服或磕碰到宝宝,而经常限制宝宝的爬行范围和场所,甚至干脆到哪里都抱着ta,其实这样反而不利于宝宝的发展。
所以,请让宝宝尽情的爬行吧~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