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母婴健康>宝宝护理>宝宝呵护>父母该如何面对孩子的“逆反”

父母该如何面对孩子的“逆反”

2014年01月13日 15:19阅读次数:250
家长最烦恼的就是孩子不听话,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你让他关门他偏去撵鸡,到底有什么办法才能让孩子听家长的话?家长该如何去面对孩子的“逆反”?

  用孩子的思维方式引导孩子

  帮助孩子理解接纳规则。如果孩子没有听懂或不理解大人的话,父母是不应该责备孩子的。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将自己的要求再重复一遍,或者和孩子一起完成所要求做的事情。如果孩子经常忘记大人要求他做的事情,父母可以想办法帮他形成管理时间和任务的意识,比如可以在家里显著的位置,帮孩子标明在规定时间需要完成的事情,帮助孩子形成有规律的生活。如果孩子清楚了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情,一般是会遵守的。

  减少或避免强制性的语言。孩子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满足自己发展各种能力的需要,家长如果时刻要求孩子听从自己的指令,往往会让指令变得无效。例如,家长要求孩子在平地上走,要求孩子不准碰地上的树叶、糖纸,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发展需求,破坏了孩子探索和成长的节奏。因此,父母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向孩子发出的要求听话的指令,不必要的指令尽量少说,以便真正需要时发挥应有的效果。

  不在孩子表达强烈情绪时要求孩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因为自己目前力量的弱小,积累一些负面的情绪,如痛苦、害怕、尴尬、沮丧、伤心、生气。如果孩子能在高兴的时候有大笑的机会,在伤心的时候有哭泣的机会,在生气的时候有表达不满的机会,其成长中的负面影响就可以得到释放。如果情绪不能得到释放,一些小事情就可能引发孩子强烈的情绪反应。如果父母在孩子情绪反应强烈的时候要求孩子听话,要么无效,要么只能通过强行的压制强迫孩子听话,而这一定会让孩子的负面情绪继续累积。心理学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的许多心理问题,就是负面情绪长期积累的结果。而在孩子表达强烈的情绪时,平静地陪伴孩子,则可以帮助孩子化解负面情绪。

  家长要有一致的态度和要求。在面对孩子的不听话行为时,有时父母会采取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的做法,这样做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如4岁的昊昊被外公打了一巴掌后,就躲在外婆怀里,请求外婆的庇护,同时充满了对外公的敌视。不仅如此,前后要求的不一致,也不利于孩子养成有规则的生活习惯。

  善用孩子的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规则。皮亚杰认为,年龄小的孩子并不比年龄大的孩子“愚蠢”,他们仅仅只是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罢了。而大人和幼儿的思维方式就更不相同了。作为具备完全能力的成人,在处理孩子不听话的问题时,要求孩子用大人的思维做出判断和决定的做法,无疑是将自己的经验水平放在了孩子的经验水平上。所以,父母要从增进孩子能力的角度出发,用孩子的思维方式引导孩子,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遵守规则。这就需要父母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接纳孩子,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有规则的生活习惯。(宋瑞敏 李士彪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水秀实验幼儿园)

  《中国教育报》2014年1月12日第4版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