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母婴健康>宝宝饮食>生长发育>谨防育儿中的“过度教育”

谨防育儿中的“过度教育”

2006年11月04日 16:40阅读次数:145
有些家长整日忙于自己的事务,从而疏忽了对孩子的管理教育,以至耽误了孩子一生的前程。而与之相反的是,还有一些家长时时刻刻都把孩子当作教育对象,不断地施以各种教

极不利于自信心的建立,并最终会影响良好性格与意志品质的形成。

  扼杀孩子的潜能

  在“过度教育”的环境中,孩子可能会学到一定的知识或掌握一定的技能,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却在逐步丧失,主动学习的能力也难以得到培养和锻炼,于是潜能也在不知不觉中遭到了扼杀。

  影响全面平衡发展

  当一些家长在为自己“过度教育”成果感到欣喜和得意的时候,却不知孩子在智力方面取得的成绩可能是以情感、社会性发展缺失为代价的,孩子某一方面的发展可能是以牺牲其他多方面的发展为代价的,孩子的眼前发展可能是以损害长远发展为代价的。

  破坏亲子关系和谐

  一方面,孩子对学习的反感往往会转移到家长身上。另一方面,一旦孩子达不到家长要求的时候,家长便会迁怒于孩子。可以说,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对亲子关系带来巨大的伤害。

  给“过度教育”家长的3条忠告

  了解孩子

  首先应当掌握处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其此应当了解自己孩子的独特个性、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等,再次应当多和孩子进行交流,了解自己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依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明确目标

  早期教育应当注重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其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务必要弄清自己的教育意图,并且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来确定对孩子的培养目标,切忌盲目。

  解放孩子

  对于那些热衷”过度教育”的家长来说,其首要的任务就是将孩子从“过度教育”中解放出来。有意识地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将本来就属于孩子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从而放开孩子的手脚和大脑,让孩子成为一个自由的人、独立的人,成为一个有独特个性的、会思考的人,最终成为一个各方面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延伸阅读:莫让早期教育“伤”孩子

  科学的早期教育能为孩子积极“助跑”。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0—3岁早期教育,可专家认为,如果教育不得法,反而会“伤”了孩子。昨天,上海教育学会等单位举行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和发展研讨会。专家指出,目前早期教育存在几大误区。 

  误区一:把宝宝看得太脆弱。许多家庭精心呵护,孩子流鼻涕,妈妈来擦;孩子吃饭,奶奶来哄,各种事情都由家长包办。在一些亲子活动中,有的孩子有四五位家长陪伴,奶瓶、饮料、点心、衣服等一大包。遇到稍有“冒险”的活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