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母婴健康>宝宝饮食>生长发育>一年长不到1厘米小心是矮小症

一年长不到1厘米小心是矮小症

2010年05月10日 14:44阅读次数:99
“生长障碍”通俗的说法就是“儿童矮小症”,它不仅与遗传有关,还与疾病和心理有关,矮小症是完全可以治疗的,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孩子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就越好。

任梁立阳教授介绍,引起矮小的原因除家族遗传外,多由疾病所致,内分泌疾病引发的矮小症占临床矮小症病人的50%以上,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障碍,而生长激素是人出生以后促进骨骼和器官生长的最主要激素,它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据介绍,生长激素缺乏的患儿多数都是1岁后开始呈现生长缓慢的,他们往往表现为匀称性矮小,可能已经是20多岁的成年人了,但永远长着一张娃娃脸,甚至声音还仍然是稚嫩的童音,可是他们的智力却跟正常人一样。生长激素的缺乏也让患儿所有的发育都晚了一步,尤其是生殖系统。这些患儿如果不进行生长激素治疗,就会变成我们俗称的“小侏儒”,一般男性成人后身高只有1.45米左右,而女性也不会超过1.35米。

  六成矮小症患儿有心理隐患

  矮小的孩子常常受到嘲笑、作弄,因而使他们变得内向、自闭甚至抑郁。一项由国内多家医院参与的“生长发育异常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的最新调研结果显示,矮小患儿不仅有生理上的问题(长不高),而且心理也有问题,近六成的矮小患儿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心理隐患,如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社交退缩等现象,“我在门诊中,就听到很多患儿的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不仅在班里的座位越来越靠前,好像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也变得生疏了。” 杜敏联说。

  3~16岁是治疗“黄金期”

  “矮小症早期发现,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梁立阳指出,3~16岁是儿童身高增长的“黄金时期”,也是帮助矮小症患者身高增长的最佳时机。只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患儿完全可以达到正常人的身高。

  梁立阳介绍,矮小症患者大多数可通过药物治疗而长高,关键是要查出矮小症的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矮小,可用甲状腺素治疗;侏儒症患者,应补充生长激素进行药物治疗;对Tumer综合征、慢性肾衰和宫内发育迟缓等非生长性激素缺乏等引起的矮小,用生长激素治疗效果很显著,一般治疗第一年可增高2~3厘米,个别人可增高15厘米以上。

 

  另外,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也比较有效:

  1.合理的饮食: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类、类、豆制品类和乳制品类;另外,多吃含钙食物也有助于长高。

  2.适量的运动:运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