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5个月的宝宝,脖子已经变硬,具有一定的支撑力。此时的宝宝活动力较强,各项指标发展也有所进步,因此已经能够和大人进行互动。 透视5~8个月宝宝7种发展状态 由于5~8个月宝宝开始具有活动能力,因此正是肌肉群获得训练与发展的机会;此外,此时期的宝宝已逐渐进入辅食阶段,同时会影响触感的发展。 1视觉 有别于0~4个月宝宝只有30cm的视野,5~8个月宝宝的视力状态,已经和大人几乎无差别,看得比较清楚。像是人的五官或繁复的色彩,都能吸引宝宝的眼球注视着。不过,这时候的宝宝仍不太能够真正分辨清楚谁是谁,但已经可以开始慢慢认知与学习。 2听觉 由于0~4个月的宝宝在听觉方面,已发展成熟,因而这个时期无显著变化。 3嗅觉 5~8个月宝宝的触觉发展,重点在口腔的部分。这时候的宝宝,充满着想要了解各种事物概念的想法,而会尝试着以“嘴巴”来“
这些东西,是妈妈们平时经常接触到,也是很难注意到的一部分,但宝宝吃了之后就会是另外一种结果。 生活中的哪些食物,是宝宝一定不能接触到的呢? 果冻 ▼ 现在在果冻上基本都会标明4岁以下儿童禁食或谨慎使用,就是因为之前出现太多宝宝被噎住的事情了。宝宝食用果冻,极易发生意外。即使要给宝宝吃,一定要给宝宝弄碎,特别是果冻内的果肉一定要切碎。 糖果 ▼ 宝宝都喜欢甜甜的东西,糖果一直是宝宝特别喜欢的零食。宝宝在3岁之前最好不要吃糖果哦,一方面宝宝正处于牙齿生长的关键时间,吃甜食会导致蛀牙的产生;另一方面,糖果体积相对于宝宝喉咙较大,很容易噎到宝宝。 坚果 ▼ 是不是觉得坚果对宝宝的智力发育很重要,所以应该多吃点,这么想的妈妈们真的是太年轻。坚果一般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果孩子的头发稀黄、发质差已成事实,那父母该如何亡羊补牢,让孩子的头发变得乌黑浓密呢?父母在线的专家们,从饮食营养角度给家长一些建议,推荐以下10种食物,希望对改善孩子发质有所帮助。每种食物都有各自的功效,家长可以对比自己孩子头发的情况,酌情考虑。 1、三文鱼:使头发强韧,还能提供足够的脂肪酸 孩子头发软,是缺乏维生素D和蛋白质。 三文鱼富含维生素D和蛋白质,是秀发强韧的关键。而且三文鱼还含有大量的Omega-3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可以说是真正的护发明星。头发中大约3%的毛干组织由脂肪酸组成,而Omega-3脂肪酸同时存在于头皮的细胞膜和保持头皮、头发水分的天然油脂中,是健康头发不可或缺的营养素。并且,三文鱼也是非常适合孩子食用的鱼类。 2、蓝莓:为头皮输送营养,保护毛囊 孩子头皮不健康,会致毛囊
吃的太多 反而长不高 造成的危害: ● 很多家长总是担心宝宝吃的不够,会影响身体的发育。即便宝宝已经吃饱了,也还是要追着喂几口。尤其是姥姥、奶奶觉得宝宝只有胖胖的才是健康,但其实吃的过多很可能对宝宝的生长激素分泌不利 ● 而且稍大一点的宝宝会对零食充满向往,热量高的零食,尤其是油炸食品,多吃会导致生长板提早愈合,不仅影响正常饮食,导致宝宝不爱吃正常能长高的食物,而且会长成大胖子 正确做法: ● 6个月-3岁宝宝的每日食量表如下,照这样吃就OK。每顿饭八分饱最好,注意饮食搭配营养均衡 ▼ 宅在家 反而长不高 有一些家长就是特别懒,而且会找很多借口不出门,比如:出门不安全、空气不好不适合出门呀之类的。我身边就有这样
一、如何知道我的孩子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呢? 一般来说,生长发育至少要从两个方面来衡量。一个方面是孩子的体格与营养状况,可以称之为体商(PQ,Physical Quotient)。另一个方面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也就是大脑发育, 即俗称的智商(IQ,Intelligent Quotient);在婴儿与幼儿时期,称之为发育商(DQ,Develop Quotient)。 体格与营养 无论什么年龄段的孩子,最常用的衡量体格和营养发育的指标是身高和体重。其他衡量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常用指标还包括头围、胸围、前囟大小等。 1、身高与体重 不同年龄的儿童,身高体重增长速度不同,不同年龄段的增长指标如下表所示: Tips:0至1岁的婴儿,如果整整1个月体重都没有增长,甚至出现减重的现象,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咨询保健医生。 T
年少的时候憧憬韩剧里的欧巴,帅气逼人;自从当了妈妈,每天盼的就是宝贝能人高腿长。作为一个号称自己有一米六穿上鞋子还可能超过一米六的矮人国妈咪,如此迫切的希望,在我的孩子身上发生奇迹。可是看看同样个子不高的丝瓜爸,内心无比忧桑。但是,身高不止是受遗传基因影响的!想要宝宝人高腿长,办法还是有的! 动运动够多 既往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儿童比不参加锻炼的同龄儿童平均高4-8厘米,所以,运动时长高的法宝之一,那么要做哪些运动呢? 在婴幼儿时期,可以让孩子做主体或者被动体操。 在学龄时期的孩子,可以让他做一些向上跳的运动,例如可以让孩子跳皮筋、踢毽和各种球类运动。 等到了大一点儿,就可以尝试篮球、排球等跳跃多的球类运动。 每天多点户外运动对于3岁以前的宝贝,如果能跑会跳,那么尽可能多的在户外玩耍。台阶上跳上跳下,空地上奔
开学一个月,学校开始健康检查,家长也开始收到各式各样的单子。其中,初中、小学各年级身高不足的学生都会收到转介通知单。儿童生长协会理事长罗福松提醒,家长若是收到书面通知单,务必带小孩到小儿内分泌科进一步检查,提早对症下药。因为根据台中荣总的研究发现,有13%的儿童身材矮小是可以治疗的。 台中荣总研究发现,655位经由学校转介有身高矮小问题的学生里,有38%为体质性生长迟缓,骨龄成长较晚,身高会慢慢补回来,只要每六个月定期追踪就可以掌握孩子长高的情形;有13%的学童身高问题是可治疗的,包括透纳氏症、天生生长激素缺乏或是性早熟。目前台湾健保局有给付透纳氏症、天生生长激素缺乏的打针需求。只要掌握15岁前的黄金治疗期,有机会回到正常身高。 (初中、小学阶段学童的身高若是低于标准,就得到小儿内分泌科报到;长庚医师罗福松提供) 透
婚后周女士和老公有了2个孩子,一男一女,个子都不高,跟同龄人相比,个子都差了一大截,家人看到孩子这个情况,纷纷开始埋怨起周女士来,怪其拖累了自家基因,都说了“娘矮矮一窝”,现在可好,2个孩子个子都随妈了,没救了。其实周女士感到委屈的要命,自家孩子不高当妈的才是最难过的,再说孩子的父亲个子也不高啊,孩子的身高是两人共同的基因决定的,谁也怪不了谁,但是婆家那边得出了这样的神回复: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如果娶个高个,孩子不至于全矮啊,说不定还全随妈呢。周女士也是差点没被气死。 关于这种谣言的说话,真是夸大其词了,孩子的身高不会过分的受父母其中一方的影响,绝大多数都是在父母双方共同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夫妻双方都不高,那真的是彼此彼此,谁也埋怨不到谁。 孩子的身高绝大多数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在后天还是有一些因素能影响到的 运动
第1个月 俯卧、握拳、蹬腿、挥动手臂、听声音有反应、感官敏锐、视力比较模糊。 第2个月 开始学习抬头,发现自己的手,偶尔会露出笑容,会有各种情绪的反应。 第3个月 俯卧可以撑起上身,头可以抬45度,开始把看和做联系到一起。 第4-5个月 会翻身,会大笑,发出单音节,喜欢注视镜子中的自己。 第5-6个月 有支撑能够独立坐一会,会喃喃自语引起别人注意,躺着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滚动身体。 第6-7个月 可以自己坐、能够灵活翻身、手眼协调配合较好、表情更丰富。 第7-8个月 开始爬行、学习两指抓、发出的声音增多、理解成人语言的能力增强。 第8-9个月 可以扶物站立、喜欢敲打能够发出声音
我们想要给他们最好的爱,全部的爱。或许,我们想要的一套化妆品需要考虑很久很久,但对宝宝吃的用的都不曾吝啬,各种海淘品不断。这就是爱的本质,我们想要陪他们走过他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从出牙期到上幼儿园,从出生直到我们生命的终止时刻。 今天鸽子就跟妞们聊聊宝宝的第一个生长期——出牙。 1 什么时间出牙正常 关于宝宝的出牙的时间,存在个体的差异,不同宝宝的出牙时间也不尽相同。有的宝宝四个月就开始出牙,而有的10个月还没有出牙,那什么时间出牙是正常的呢? ▲宝宝的长牙顺序 ▲宝宝的长牙和可以配合的辅食 2 出牙时期的正常反应 流口水。在出牙前宝宝的唾液会增多,宝宝会用手去嘴里抓,那只是出牙前宝宝不适应。如果妞们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宝宝出牙部位发
文|秘籍君 小陈就带着儿子去医院检查,想知道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孩子的指骨多数已经融合,掌骨骺干已开始融合,骨龄已达16周岁,而且孩子已经错过最佳的干预时间,预计将来身高可能就在1米6左右了,不会再高了。 这个结果让小陈无法接受,就又去其他医院检查,可是得到的结果都一样。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元凶就是他们自己,更是让小陈无法面对。原来平时小陈和宝爸的工作很忙,对孩子的照顾不怎么上心,孩子吃饭不是快餐就是外卖,而且经常11点之后还不睡觉。为了补偿孩子,小陈每年都会给孩子买很多补品进补,没想到这竟然又导致孩子性早熟,身体发育变得延迟。 孩子身高一直是家长比较关心的话题,但是除去遗传和环境因素,饮食、睡眠、运动也同样左右这孩子的身高。 首先是饮食,少吃零食注意孩子的一日三餐,尤其是早餐一定要
1个月的宝宝长多大 2个月的宝宝长多大 3个月的宝宝长多大 4个月的宝宝长多大 5个月的宝宝长多大 6个月的宝宝长多大 7个月的宝宝长多大 8个月的宝宝长多大 9个月的宝宝长多大 10个月的宝宝长多大 11个月的宝宝长多大 12个月的宝宝长多大
家长都希望宝宝可以长的高高的,但是据科学家研究,除遗传外,后天的营养和运动也对宝宝将来的身高有很大的影响,而很多家长对此问题还是一知半解,从而出现错误的做法,尤其是下面这些做法,可能会耽误宝宝长高,对此家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吃的太饱 家长总担心把宝宝吃不好,尤其是老一辈人吃饭的时候总喜欢让宝宝多吃一点。但是宝宝吃的太多、太饱,反而会影响到他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身体的发育。而且营养过剩还可能会导致宝宝性发育提前,导致性早熟。其实宝宝每顿饭八分饱就够了,家长要注意宝宝饮食的均衡,避免宝宝挑食、偏食即可。 宅在家里 宝宝天生就是活泼爱动的,而有些家长担心外面的危险因素太多,就让宝宝宅在家里玩电子游戏或者看电视,不接触阳光。而阳光不仅可以消灭细菌病毒,还可以加速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身体发育。如果想要宝宝长高个
于是等宝宝一出生宝妈们就拿着小皮尺量眼巴巴地身长,用体重秤屁颠屁颠地秤体重,但是如何正确的监测宝宝的体格发育、什么样的体格发育是正常的,宝妈们是不是还不甚了解? 十月菌 没关系,菌菌今天就手把手教你如何正确的监测宝宝的体格发育 宝宝的体格发育是衡量健康的重要指标,监测宝宝的体格发育状况,除了对于身高、体重的测量外,两岁前还应重点测量宝宝的头围。 如何正确监测宝宝的体重? 体重是什么? 体重不就是秤上那三个数字嘛~ 理解到位~医学上视体重为各器官、组织及体液的重量。 如何给宝宝测体重? 给宝宝测量体重时,不用苛求自家的秤一定要精准无误,只要坚持使用同一台秤,宝宝的体重变化就有价值。 测量体重的最佳时间是晨起空腹排尿后或宝宝进食后2个小时。 宝宝的
“宝宝吃的不错啊,怎么就是不长肉?” “是不是孩子的发育有问题?” 别再为孩子变瘦而自责啦!今天这篇,咱就来好好说道说道,你家宝为啥瘦了?(本文由慢成长作者吉吉原创,首发于2016年2月16日,点击查看原文链接。) 文:吉吉 图:网络 最近和在老家的妈妈视频、发孩子照片,我妈总会特别焦虑的嘱咐我: “多给孩子弄点好吃的,她瘦了好多啊,我看着都着急!” “你看她以前多胖乎啊,现在身上都没啥肉了!” 我家娃15个月了,回想去年夏天带宝回老家的时候,她的确胖乎乎的,连我自己翻照片都感慨,小胖子怎么就渐变成了”小瘦子”呢,怀念肉嘟版的娃…… 虽然肉肉的宝宝好可爱,可是,孩子一直胖,就是正常的、就是好吗? 1胖,才值得焦虑! 你有没想过,如果小婴儿一直胖下去
▍基础阶段———学龄前期 学龄前期(4~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孩子长高的基础阶段。6岁左右补钙,对儿童今后的成长非常重要,此时,人体骨骼处于储备期,骨骼发育日需钙元素量为每日800毫克。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可能存在偏食、厌食、钙质摄入量严重不足的现象,影响到骨骼中的钙质储备,这将直接导致孩子个头矮小、发育期身高增幅减小。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表明,我国居民膳食钙摄入量只达到推荐摄入量的40%左右,因此此阶段的孩子需要补钙。 ▍突增阶段———学龄期 10~16岁是孩子发育期,孩子个头好比雨后春笋,“嗖嗖”地直往上蹿。研究发现,此阶段孩子每多吸收3万毫克的钙质,身高便可多长1厘米,而一般家庭所提供的日常膳食,摄取的钙含量不到孩子所需钙质的50%,远不能满足生长发育所需,因此需要额外补钙。 ▍冲刺阶段———青春期
一、泥鳅汤 1、功效:小儿多汗、体虚、病后流汗不止。专用于小儿敛汗。现在很多小孩出热痱,其实可以先为其敛汗,没有这么大汗了,痱子就不会这么厉害。 2、配料:泥鳅+茨实+淮山+薏米 3、做法:泥鳅买回来,直接在袋子里撒几勺盐。泥鳅自然会不断翻动,身上的粘膜就会脱落。然后用水冲干净。然后少油落锅,将泥鳅爆炒一下,落四碗水,滚一下,然后转落个细煲,加茨实+淮山+薏米一起煲浓。汤直接饮用,或用来煮面煮粥。 二、鱼骨汤 1、功效:增强钙质、清润、去湿 2、配料:大鱼骨,选中段到尾,切件。红萝卜+黄豆+雪耳 3、做法:起锅略煎鱼骨,红萝卜去皮切片略微爆炒,然后加水,滚十分钟后换落汤煲去煲,加黄豆和雪耳。汤直接饮用,或用来煮面煮粥。 三、大骨汤 1、功效:增强钙质,健脾
1.什么是小于胎龄儿? 早在1967年开始就有学者观察到,胎儿在出生时体重小于同胎龄儿第10百分位者,围产期死亡率明显升高,于是将这部分新生儿定义为“小于胎龄儿”。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宝宝除了在围产期出现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升高,比如体温调节障碍、低血糖、黄疸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在出生后,还常合并身材矮小、代谢综合症等问题,也有可能出现认知能力低下。 2.如何甄别小于胎龄儿? 单纯用出生体重作为标准,是否能够准确的反映胎儿在宫内的生长状态呢? 2011年,国外的学者Odibo等通过对54287例新生儿进行分析发现,单纯通过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诊断为小于胎龄儿的孩子,围产期不良的结局发生率与正常体重出生的胎儿相比,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 这该如何解释呢? 因为根据目前对于小于胎龄儿的简单定义,即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同性别新生
太多的权威的机构,太多专业的育儿书籍告诉我们:宝宝体重发育标准、宝宝出牙的进程,一旦没有在标准之内,一旦没有跟上别人家孩子的节奏,内心瞬间不淡定了。当自己的娃比别人爬行慢:“怎么办,美国育儿百科不是说孩子应该在八个月会爬么,我家娃九个月了都不会爬啊!”当自家的娃1岁了还不会叫妈妈:“宝贝听力没问题吧,是我语言启蒙没做好?咋还不会叫爸爸妈妈呢?不会有语言障碍吧。” “ 宝宝有自己的生长节奏 如果我劝你,别焦虑了,你肯定跟我急:敢情不是你家娃自然轮不上你着急。这话确实没错,妈妈的焦虑在所难免。不过有那么句老话: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说的就是在二胎之后,妈妈对于孩子的发育节奏,内心有数,每天每小时需要做什么还需要定么?NO!孩子吃多少喝多少要来量杯精准量么?NO! 每个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无论爬行、出牙、走路、说话,比别人慢一点,并不代表未来跟不上。
不少宝妈在生完孩子后都变成了事儿妈,只要是与孩子有关的事儿,就算芝麻大点的对她们来说都是天大的事儿,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她们更是投入了百分之二百的关注。 大动作不到位 出生2个月后,将baby抱在怀里,TA还不会抬头,而且全身或是僵硬或是软趴趴。 出生2~3个月后,抱起宝宝发现TA的双腿发硬,并呈现十字交叉状。 出生4个月后,宝宝自主抬头仍有困难。 出生6个月后,在后背有东西倚靠的情况下宝宝还不能坐稳。 出生7个月还不会翻身。 一周岁时还没有get爬行这个技能。 18个月大时仍不会直立行走。 精细动作无法打开 3~4个月大时,听到声音不会去追随和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