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现在早教一个星期就花大几千,现在都要读,回去让你儿媳妇给报名!”
“我们家虽然不上早教班,但我儿媳妇是上外的,英语都是自己教!”
最近看了很多朋友圈、突然感觉育儿这事儿还真的不光是自己的事儿,养好自己的孩子还需要学会面对周边各类谗言和干扰。
干扰一:你们家上多少早教班
早教班在我的朋友圈内,有从早上睁眼到晚上闭眼都安排紧满的,
当然也有群里什么都不上,乐天派一族可以从早上到晚上自由玩耍的,
其实,这只是不同的育儿生活方式而已,
但对于天生在选择上没有太大概念的孩子而言,
你选与不选,都只是在选择一种给孩子的学习方式,
并无对错之分,如果孩子将早教形成为一种学习惯性习惯,
对他就是有益的一种方式。
如果你的孩子并不喜爱很排斥,抗拒到无法培养成为习惯,
你选择只是因为你怕孩子落于人后,
那么这就毫无意义,
因为你自己已经圈定了你孩子的能力仅限于走别人同样接受早教的道路,
孩子也受限于你的选择,
孩子只是为了你一个不适合他的选择走着他不适合的路而已。
所以,为自己孩子选好正确的路,别管人家孩子走什么路,
别因为觉得别人暂时落后暗暗窃喜,
更不必觉得别人优越郁郁寡欢,
孩子的路很长,他才刚开篇。
干扰二:你家老公一定赚挺多吧?
你能在家带娃?
身边有好多全职在家带娃的妈妈,也不乏都这样被左邻右里问过,
尽管我真的并不明白这样问的出发点在哪里?
我家老公赚的多=我可以在家带娃?
其实并不一定是,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条件有老人帮带孩子,更不是所有妈妈都主张由老人全天候带孩子。
你家老公赚的不多所以你怎么可以在家带娃?
所以女人天生生儿育女是使命,工作生活也不能懈怠,可笑的是这种家长里短的问题还大多是女人问女人,所以这种对女性奴化思维的禁锢真的很可笑。
其实并不想以“国人”来概括这类人群,
但扪心自问国外这种无界限的探寻隐私者真的没有,
所以我只能怯怯这样说,虽然我并不想。
女人在家带娃,可能是他认为对孩子成长更为有益的一种方式,
就如果国外主张三岁前陪伴,关注孩子性格养成一样,
女人在家带娃,可能她也是平平凡凡一族仅仅出于无奈,
女人在家带娃,可能她的工作不是你想象中的形式,只是你不懂而已,
她赚的不必男人少,带娃更是比男人好!
剖析了那么多但这终究是别人的生活方式,更是隐私,
所以育好你的娃,家长里短的无界限探寻别人隐私,
除了让别人反感,除此真的没留下别的更多印象。
干扰三:你打扰了我孩子的生活
其实有时候我是很理解许多有见地的爸爸妈妈,
不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多介入孩子教育并不是全无道理。
自从看到好友评论说:
别人家的就是最渣基因。
然后,就更清晰了在这类企图需要周边一切环境来为自己宝贝孙子营造舒适环境的老人们在育儿面前的形象。
好友闺蜜吐槽自己偶尔的两次下厨挪动了蹬脚,
五分钟后楼下的邻居直面叩门警告,
也想到自己当时新婚出门,
悄声关门但还是没控制住门链吱呀声”扰民“遭到楼上邻居投诉,
这都是因为邻居们的宝贝孙女都在睡觉。
在这个世界其实想来都是适者生存,弱肉强食,
孩子的出生就必须要学会适应,这也是基本生存条件,
太阳不会因为你失眠而晚些升起,
在包办包庇式环境中成长的孩子,
更多强自我的心理只会更倾向于索取别人的迁就、唯我独尊,
所以这样的形式可知今日又是害了谁?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