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月月说:恋爱对象可以凑合,结婚对象一定要找男方母亲有边界感的。
钱,可以不用考虑得太重,未来婆婆没有边界感,就是婚姻的短板。
靠你一个人据理力争,到最后肯定呛得一鼻子灰。万一碰上男方一根筋,这辈子只能自认倒霉!
月月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概,是因为自己有过一段不幸运的婚姻经历。
她和前夫,大一就开始谈恋爱,论感情基础,算是很牢固的了。
大学毕业以后,还坚持了两年的异地恋,靠着自己的积蓄,借助双方父母帮衬,在男方呆的城市买了一套小的两居室。
然后顺其自然的步入了婚姻。婚后,男方体贴,女方温柔,两个人的小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不巧的是,婆婆生病,为了方便照顾,前夫把婆婆接来一起居住。
婆婆住院的那一个月,她和前夫换着班“医院——家”来回跑。
有一次换班,刚好走到病房外,就听见婆婆和病友说:
儿媳妇爱打扮,花钱像流水,家里化妆品一堆一堆的。
内衣内裤,花花绿绿的满大厨。自己儿子很寒碜,能穿的出去的就那么两件。
儿媳妇不做饭,不洗衣,儿子长这么大,看着他吃苦,心里疼死了!
回头等病好了,一定要指导指导儿媳,不能再顺着她了。
婆婆出院以后,从吃饭、买菜到平日用电、用水,稍不注意,开始嚼耳根子,三从四德每天给她讲一大堆。
时间一长,她语气稍重的反驳几句,婆婆就拿自己心脏说事。
还有就是,前夫在场,婆婆说话变得唯唯诺诺,小心翼翼;
前夫不在场,婆婆又盛气凌人,倚老卖老。
最终婚姻熬过了初一,没熬过十五。
用她的话说:没钱没房的日子都熬过来了,却没有熬过他妈妈的多管闲事!
前几天,隔房的表弟媳跟我说:姐,快来安慰安慰我,最近又和妈闹心了,什么事都偏着她儿子,我这个媳妇就是捡来的,不稀罕。
表弟是姨家的独子,我们那年代,重男轻女还比较严重,自然独子的待遇可见一斑。
只是现在,辛苦了弟媳,又要工作,又要顾家。表弟即使什么都不做,动不动发脾气,也是姨心里的宝。
育儿这么多年,越来越觉得孩子始终不是自己的一部分。
那些早早被当着独立个体的孩子,往往比溺爱、包办的孩子未来生活得更顺畅,人生路也更宽阔!
据目测:妈妈有界限感,孩子越长大,亲子关系反而越好!
没有边界的母爱是怎样的呢?
孩子一岁前,什么都需要妈妈帮助,妈妈觉得很幸福,很享受;
等孩子到了三岁,有了独立意识,妈妈说什么孩子都不愿听,要自己尝试、探索。
妈妈觉得危险,全方位的防患,不允许孩子动手只是一小方面,
直接阻止才是重要手段,孩子不能有孩子的思维,也不能有孩子的自由;
孩子六岁了,很多事可以独立自主了,妈妈依旧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参与家庭事物。
孩子终于成年了,有母亲甚至可以放下一切去孩子的城市,为孩子洗衣做饭。
觉得孩子无能力照顾自己,继续卖力的包办孩子着孩子的生活。
没有边界的母亲,对孩子的要求是:孩子的生活就是我的生活,我的理想就是孩子的理想,孩子的事就是我的事。
孩子读书、找对象、结婚、生孩子,母亲百般的不放心。
生活都要为孩子考虑,这种毫无自主空间的养育,是典型的自杀式养育!
母亲的“你我不分,我们是一体”的思维,就是孩子“长不大”的源头。
在知乎论坛里面,看到一女孩求助。她说起自己的母亲,除了无奈就是无助。
更重要的信息是,母亲所谓的爱她,已经影响到了她的生活、情绪和认知!
我已经成年,准备毕业了。
过去少有的两段恋情,被我妈知道后,前任都收到了我妈的陌生来电。
妈总是命令我不要跟朋友、同学、闺密倾诉我的私人问题,比如说工作爱情等等。理由是他们不可靠,让我一定只找她倾诉,因为她最可靠。
可事实上,跟她说男朋友对我的好,她会泼冷水,说男人变心很快,打击我的话很多,鼓励的偏少;
如果我说男朋友不好,跟她稍微发泄一下,她会给我灌鸡汤,灌完之后含蓄跟我说“去相亲吧”,意思是我自己认识的男人都不可靠,你需要我帮你找对象。
会趁我洗澡的时,翻看我的手机,把男朋友的手机微信地址记录下来。
会缠着我,唠叨着要看男友的,我身边朋友的照片,看完以后,对别人的外表评头论足。
在家里稍微抱怨了一下工作难找,她就偷偷去招聘会拿着我的简历去投……
最崩溃的是:不跟她谈我的生活,她就说我跟她疏远了,让我愧疚。我跟她谈我的生活,过得好,她就给我泼冷水。
过得不好,她就会想办法给我灌鸡汤,目的是为了让我跟着她的方法来做。
每次沟通完、甚至发脾气后,她都会和我示弱,然后阳奉阴违,下一次继续窥探我的生活,尤其是感情方面。
长此以往我觉得自己每陷入一段亲密关系,都会变得很强势,害怕被别人控制。
真正的母爱,是孩子一点点长大,父母一步步放手。
龙应台说: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也是必要的。我知道,这很难,难极了!
对于母爱,莲妈有几点建议
首先,要承认孩子是“独立”的人,需要展现“我可以靠自己”的能力
在家中,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和父母是一体的,万事可以靠父母,那么他自己的生命力就会被压制,凡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就会减弱。
主动和孩子聊生活,聊未来,聊困难,来陪伴,真心换真心。
知道孩子,懂孩子,就会降低妈妈的焦虑,焦虑越大,就越想控制;越想控制,孩子越叛逆!
其次,划界限就得从小处开始
从走路开始,告诉孩子跌倒了可以尝试自己爬起来,逐步过渡到,孩子自己怎么吃饭,想穿什么衣服,看什么书,在那个时间范围睡觉,交什么朋友。
生活有一个吸引定律——思想集中在某一个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有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吸引而来。
对于育儿也一样,只要你相信放手以后,孩子可以做得更好,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最后,“温和而坚定”的沟通
坚定是坚持自己的立场,坚定孩子可以做自己,允许孩子对自己说“不”。“温和”是为了不破坏亲子关系的基础,不动摇你爱孩子的原则。
言外之意是:妈妈并不是要逼着你这么干,妈妈有妈妈的立场、想法、态度,我一如既往的爱你。
对于这一点,妈妈必须尽早地,一次又一次地做这件事,做得越早,孩子学得更多,你收获的也就更多。
而且做得越早,孩子接受的难度越小,更不会觉得有伤害。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