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微量元素,但在“补锌”这件事上,爸爸妈妈容易“关心则乱”。
·孩子不爱吃饭?快补锌!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补锌!
·钙和锌一起补,效果更好!
·补锌不嫌多……
事实上,补锌有很多讲究。错误的补锌方式,会影响锌的吸收;过量补锌,还会造成锌中毒。
新闻回顾
2017年12月,本钢总医院儿科诊室里,一位10岁左右的小男孩正在接受医生检查,据了解,男孩的妈妈听说孩子挑食、不愿意吃饭是缺锌的表现,便直接买了各种锌剂给孩子吃,进而导致孩子因过量补充锌元素出现了恶心、呕吐的情况。
新闻来源:本溪日报
纠错·补锌别过量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规定了不同年龄段儿每天锌的生理需要量:
年龄
锌摄入量
0~0.5岁
2.0毫克
0.5~1岁
3.5毫克
1~4岁
4.0毫克
4~7岁
5.5毫克
7岁以上
7.0毫克
著名育儿专家张思莱医师曾在她的书中提到:6个月内,婴儿从母乳中可以获得锌2.22毫克;配方奶每100毫升含锌0.6毫克,再加上辅食中含有的锌,例如小麦胚粉、海产品、动物内脏、红肉等,孩子一般是不会缺锌的。给孩子盲目补锌很容易过量,引起锌中毒,造成孩子呕吐、头痛、腹泻、抽搐等。
此外,锌还会影响铁的吸收,容易造成缺铁性贫血,导致孩子情绪低落、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认知水平,甚至引起性早熟。
补锌误区·请绕行
除了不能过量,还有哪些补锌方面的误区需要绕行呢?
×钙和锌同时进补
钙和锌都是重要的微量元素,当这两种元素都缺乏时,可以同时进补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不建议给孩子使用营养素的复合制剂,例如钙锌特、复合钙制剂。因为钙和锌都是2价元素,在机体内需要结合载体运送到全身吸收。而载体的数量是有限的,平时处于平衡。
当钙和锌同时进入体内,互相争夺载体,造成缺乏的矿物质不能很好的吸收。缺乏维生素D不见得缺乏钙,复合制剂可能造成某种物质吸收过多。
可以在白天给孩子补锌,这样可以使细胞,包括骨骼细胞生长加快,而骨骼细胞的增多和生长恰恰是钙沉淀的基础。人体的血钙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最低,晚饭后补钙可使钙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因为钙的吸收一般与维生素A、维生素D有关,而锌元素直接影响维生素A的代谢,并辅助维生素D对该的吸收作用,所以补充这两种微量元素的顺序最好是白天补锌、晚上补钙。
×一出汗就补锌
西医认为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钠、氯、锌等,出汗多就容易丢失水分、盐分、锌元素等。因此,出汗多的宝宝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喝ORS液、淡盐水和吃新鲜水果等)。
一般没有必要去特别补充锌剂,除非有明显的缺锌症状,但是可以适当增加锌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瘦肉、牡蛎等)。
其实,只要营养均衡、膳食合理搭配,一般孩子是不会缺乏微量元素的。平时应该让孩子多样化饮食,粗细、荤素搭配,这样就能够保证孩子对锌的需求。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