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清朝时期的一项习俗禁忌。据《清嘉录》记载,“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也就是是说,在夏至日这个特殊的日子,要按时起居,不准口出诳语骂人,当然也不要剃头理发。据说,夏至日剃头理发会破运。
中国有句俗语叫“冬至饺子夏至面”,讲的是人们在过冬至和夏至不可或缺的两种食物:饺子和面条。面条是北方人的至爱。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面,而面条都要过凉水,俗称“凉水面”,用来消夏避伏。只是与现代不同的事,在古代人们都是用自家新收的小麦磨成的面粉制成。而在北京地区,则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
在古代,夏至节的隆重程度不亚于端午节。从周代开始,每逢夏至日,朝廷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神仪式,以祈求消灾年丰。除了祭祀外,朝廷还用歌舞礼乐的方式,祈祝国泰民安。到了宋代,从夏至这天开始,朝中百官还要放假三天。而辽代时妇女则互赠粉脂囊,用来除去身上的汗渍味。
朝廷对夏至如此重视,民间也不例外。每逢夏至日,各地农民则忙着祭祀神灵,名曰“祭天”,以祈求风调雨顺。这祭天也南北有别,北方人多求雨,以防干旱;南方人多求晴,防止涝灾。时至今日,许多地区仍然保留了夏至日祭天的习俗。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