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后第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内分泌出来的母乳叫做“初乳”。母乳喂养的重大意义,其大半包含在这“初乳”当中。现在谁都承认这个事实。 为什么初乳如此重要?当然,它在营养上相当好,然而,更主要的是因为其成分当中含有免疫物质。 到了妊娠的后期,乳房内逐渐开始蓄积少量的乳汁,不久便产生带有黄色的粘稠状的乳汁,这便是初乳。初乳与以后分泌出的成熟乳汁相比,脂肪的含量较少而蛋白质则较多。在这些蛋白质当中,含有许许多多叫做分泌型IgA的免疫物质,它们具有防止婴儿患病,促使健康发育的重要功能。免疫物质只有母乳才有这种特性。其他的牛奶、炼乳、粉乳等人工营养品内几乎都不含有这种特性。 分泌型IgA既不会被消化也不会被吸收和分解。然而,喝入之后犹如涂上了油漆似的,覆盖在婴儿的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粘膜的表面上,防止大肠菌、伤寒菌和
我的宝宝5个月了,可是我发现孩子是“对眼”,只是一只眼睛有问题,我怕孩子发展下去变得严重了。请问我的孩子是真的对眼吗?该如何纠正? 专家解答:你说的“对眼”就是我们医学上说的“斜视”,俗称“斗鸡眼”。斜视是指眼的视轴明显偏斜。正常人的眼睛是受眼肌和神经控制的,任何一方面出问题,都会影响眼球的协调运动。但是出生几周的孩子眼球的转动是单侧性不协调,眼球可能出现偏视。另外,有的孩子出生时鼻梁低平,眼距较宽,在鼻侧眼睛的内眦有一块内眦赘皮,遮盖鼻侧的球结膜(俗称白眼球),使得人看起来黑眼球好像向中间移动了,就以为孩子是“对眼”。 随着孩子的发育,鼻梁增高,内眦赘皮也会逐渐消失,到5~6个月时双眼注视功能才发育健全,6~7个月
宝宝生长发育离不开钙元素,宝宝一旦缺钙,骨骼生长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宝宝的身高,又因为宝宝在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比较快速,钙缺失的情况比较多,因此很多家长会在这个时候通过买补钙药品来给宝宝补充钙元素,但是,药补不如食补,给宝宝补钙,且药品吸收效果不好,还是多吃一些含钙高的食物吧。 从营养学角度来讲,豆制品、海产品、禽蛋类食物中含有丰富且易被吸收的钙质,能够满足宝宝身体快速增高所需要的钙质。 牛奶是补钙的首选饮品,每500克牛奶中含钙600毫克,还富含多种乳酸、氨基酸和矿物质,这些物质能够促进钙被人体吸收和消化。所以,最好每天保证宝宝250克的牛奶摄入量,以补充钙。 宝宝生长发育离不开钙元素 含钙高的食物有哪些 蔬菜中的雪里蕻、油菜、芹菜每500克含有100~230毫克的钙,这些蔬菜可以合理地与其他食品搭配,促进钙的吸收。豆制品属于高蛋白食物,也含有丰富的钙,其中
孩子的增长期有什么表现?宝宝一岁前的3个增长期,宝妈知道吗?下面来看看关于孩子的身体发育,宝妈需要注意什么? 刚出生的宝宝给人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一天一个样,刚刚出生的时候是一个红紫红紫的眼睛都睁不开的奶娃娃,过了几天后就变得白白嫩嫩的水水灵灵的,最后一周岁的时候都能拔着小短腿到处走了。 孩子在一周岁时的变化是很快的,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从初生状态转变为幼童状态,对孩子以后的身体发育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宝妈一定要在宝宝一岁之前格外注意孩子的发育状况。 孩子一周岁以内的变化这么大,说明他们在这一年中会摄取很多的营养成分,所以在身体发育关键时期宝宝一点会有所表现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宝妈格外去注意。 有这些特征的时期我们把它叫做增长期,那么哪些是孩子的增长期呢?宝妈应该做哪些事来帮助孩子来更好的摄取营养呢?
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和很多年前相比,孩子们的平均身高提高了不少,孩子能长成一个高个子,也是很多家长值得自豪的事情。为了让宝宝从“萝卜腿”长成“大长腿”,不少妈妈都听信了民间的偏方,这些误区你中了多少? 其实,要想孩子长高,饮食、运动才是关键。 认清长高三大“黄金期” 基础阶段——— 学龄前期 学龄前期(4~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孩子长高的基础阶段。6岁左右补钙,对儿童今后的成长非常重要,此时,人体骨骼处于储备期,骨骼发育日需钙元素量为每日800毫克。 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可能存在偏食、厌食、钙质摄入量严重不足的现象,影响到骨骼中的钙质储备,这将直接导致孩子个头矮小、发育期身高增幅减小。 2014年全国营养调查表明,我国居民膳食钙摄入量只达到推荐摄入量的40%左右,因此此阶段的孩子需要补钙
难产”的程度。 难产都是相对的 准妈妈越靠近预产期,就越担心可怕的难产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其实,所谓的难产都是相对的,准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心,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胎儿因素 因为产前超音波的广泛使用,不正常之胎位(臀位或横位)大都会被提前发现;胎方位不正常(如胎儿之后脑勺在正后方)一般需要在待产过程中依靠内诊来发现,但是除了不正常胎位外,其他都是可以在医生帮助下调整为正常分娩。 胎儿过大更是如此。胎儿过大跟骨盆腔狭窄其实是相对的,骨盆腔比较宽的妈妈就可以阴道分娩生下比较大的婴儿。 产力因素 当准妈妈子宫收缩强度不够时,医生会先装上胎心监护仪来观察胎儿的情况,在胎儿安全前提之下给予子宫收缩剂,以使子宫收缩达到足够的强度,如果宫缩不是太弱,医生会给准妈妈打一针,让其休息一段时间,解
智力发育是孩子生成发育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因此,妈妈们应该要掌握一些提升宝宝智力的秘诀,本文就告诉妈妈们,以下这5大营养素有助于提升宝宝的智力,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我们来看看,大脑发育的阶段: 0~2 岁:脑细胞快速增殖期,刚出生的宝宝脑重量为成人的25%。 2~4 岁:脑重量达到成人的80% 4~7 岁:脑重量达到成人的90% 提升宝宝智力的5大营养 由以上发展阶段可以看出,聪明宝宝的最佳培养时间集中在0~7 岁,除了必要的智力训练及刺激外,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宝宝充分的必要的大脑营养物质。由于大脑发育具有不可逆转性,所以细心的家长从婴儿期起,就应该注意宝宝脑营养的供给。 左右智力的因素 智力是由思维能力、想象力、记忆力、观察力、操作能力组成。我们说饮食对聪明的影响,其实是说饮食对这几个能力的影响。 1. 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中
妞妞从小不喜欢吃胡萝卜 ,她的妈妈为了让她多吃一些胡萝卜 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用胡萝卜做饺子馅,把胡萝卜榨成汁,甚至自己做榜样,在妞妞面前大口大口地吃胡萝卜,但是始终没有勾起妞妞对胡萝卜的兴趣。妞妞妈妈非常担心,生怕时间长了,妞妞的身体会缺乏胡萝卜里的胡萝卜素及各种维生素 ,并觉得妞妞对胡萝卜的嫌弃是一种偏食行为。也许大家会觉得妞妞妈妈对胡萝卜太过于执着,但实际上,当孩子不喜欢吃某种蔬菜、食物时,妈妈就会不自觉地出现这种执着,大家的担心也都差不多“如果孩子一段时间不吃某种事物,是不是会造成体内营养素的缺失?那孩子的成长是不是会受到影响?”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呢?教大家一招,就是――学会食物替换! 什么是 食物替换? 遇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 们应该仔细想想自己的孩子爱吃、经常吃的食物有哪些,这些食物中有没有可以替代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比如,孩
喝蜂蜜水或者糖水 楼下老太太说最近娃不爱喝水,所以就给喝了点蜂蜜水,结果现在白开水一点不喝了,不加点糖或者蜂蜜就不喝。我吓了一跳,娃才不到1岁,竟然喝蜂蜜水!宝宝太小吃蜂蜜肠道会受不了,会出现各种突发反应,有些家长觉得甜是好东西,可恰恰害了自己的孩子还不知道什么事! 过早给孩子吃盐 有个宝妈跟我控诉婆婆做的菜太清淡,她说自己口太重,忍不住,想吃咸菜,顿顿都想狂吃咸菜。我说喂奶期间少吃点盐也是好的,毕竟3个月之前如果吸收太多的盐份,对宝宝的肾脏影响很大,好歹劝着吃普通的饭菜,这个妈妈肯定不知道,即便是宝宝开始吃辅食了,盐也要少。 吃鸡蛋过量 从7个月开始,糖糖奶奶就开始给糖糖每天吃蛋羹,然后每天吃三次,顿顿吃,吃得越多,糖糖哭闹得就越厉害,最后还吐了出来,奶奶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是以为糖糖爱闹,直到有一天糖糖妈
让宝宝多喝牛奶会帮助长高吗?宝宝怎样才能长高呢?小编想说的是,“喝牛奶长高个!”可不是万能的,这个年龄的孩子千万要注意! 说起怎样才能长高个,抛却遗传因素,“多喝牛奶”应该算是大家比较认同的方法之一了。牛奶中富含的钙元素正是孩子长身体所不可或缺的,但什么时候能喝牛奶一直是困扰家长的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 一般来讲孩子到了1岁之后,就可以尝试摄入牛奶。那么1岁之前,宝宝为什么不能喝牛奶呢? 首先,鲜牛奶中富含蛋白质,大约是母乳当中的2倍左右,宝宝1岁前肾脏发育尚未完全,蛋白质含量过高会加重肾脏负担。尤其是鲜牛奶当中的蛋白主要有酪蛋白与乳清蛋白,这两种蛋白都有可能导致孩子过敏、从而引发呕吐、腹泻、小船等不良症状。 宝宝1岁以前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很有可能因此造成过敏。其次,鲜牛奶当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很容易在胃酸的作用之下与钙形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许多父母觉得所有的汤都是用最好的食物做成的,不仅有营养,而且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也很有帮助。但同时也并不是所以汤都适合孩子喝。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不再像以前一样为吃的而发愁,现在是讲究养生,要吃就吃7分饱,多吃有营养的,尤其是现在的小孩,家里边就一个,一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照顾得小心翼翼,就算再怎么小心都会遇到脾胃虚弱体内积食的问题,这也是很多家长犯愁的,究竟该怎么保护好孩子的脾胃呢? 童童的爸爸妈妈经常去外地出差,动不动的就把孩子放在乡下的婆婆那里,婆婆又没有什么文化,不知道孩子适合吃什么,平时的时候带孩子去赶集,经常就会买一些油炸食品,鸡腿啥的吃,虽然父母工作繁忙但也是心系着孩子,也会给钱让老人去买点骨头或者鸡给孩子熬汤喝,说是能长个,奶奶也会经常的喂。 这一段时间宝宝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先是拉
孩子出现生长痛一定会长高吗?不出现生长痛就不会长高吗?孩子喊身体疼是生长过速吗? 疼痛和生长无关,多是运动所致 生长痛多见3岁以上的孩子,5-6岁的孩子比较多见。这些孩子发作时表现为单腿或双腿感到十分疲劳或隐隐作痛,重者则表现为剧烈的疼痛。每次发作的时间不长,少则几秒,多达几个小时。这种痛可能在晚间毫无征兆地来到,表现为关节周围疼痛,疼痛过后一切正常。可能是一天玩耍、运动量累积后产生的废物没有得到释放,这种现象通常可以通过休息来缓解。生长痛并非疾病,而是儿童生长发育期间常见的生理现象。 三个特征,辨别生长痛 1.时间 生长痛一般在夜间发生,虽然来得悄无声息,但一般在半小时内就能缓解。如果持续时间长,例如痛了一夜,那父母就要留心了。 2.频率 生长痛不会每天都发生,一个月可能会出现三四次。如果孩子频繁出
宝宝发育 刚刚降生:像植物一样沉睡;3个月:来到两栖类时代;4个月:像鸟一样飞;7个月:进化到爬虫类……0-1岁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不会表达的宝宝像把所有生物进化的过程又重演了一番一样,用自己的身体发育姿势悄悄诉说着成长的秘密和需要。 好可爱的诠释~
2016年全球平均身高报告出炉,看到中国大吃一惊!男性平均身高:167.1cm,女性平均身高:155.8cm,不仅明显落后欧美,连日韩也比不过,一不小心拖了地球后腿。但是古代中国人身高并不低。以男性为例,考古研究发现,宋朝、明朝平均身高有170cm;近代贫困积弱,清朝变为165cm,民国退化到160cm。反观上世纪初,荷兰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67cm,到了2016年则是185.5cm。归根到底,营养起了巨大作用。 宝宝身体发育的三大要素 美国医学界已有共识,影响宝宝身体发育的有遗传、内分泌(生长激素)、营养三大要素,其中营养的影响最重要。生长发育有两个高峰:2岁前(尤其是1岁前)、12~16岁。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是不可逆的,父母可要注意了哦。 刘教授给出了1岁前宝宝,计算标准身高体重的公式,宝妈们自行对照是否达标: 身高(正常波动范
宝宝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宝宝的发育,宝爸宝妈都会去重点关注。但是也有一些宝宝,会出现瘦弱,长不高的情况。那么这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看吧。 “星星妈,你也带孩子来体检”,“是啊,这次我家宝宝体重掉了两个区间,医生说孩子吸收有点问题,我们隔两天还要再来复查。”其实,宝宝的身体、体重、头围很多家长都非常在意,如何从生长曲线图分析宝宝的健康指数,教你解读图表背后隐藏的成长密码,让宝宝健康长大! 在家如何判断宝宝生长发育是否正常,首先要学会看生长曲线图,图中含有身高、体重、头围3种生长指标。体重小于第3百分位则是过轻,超过第97百分位属过重。生长曲线是一个连续性的数值,不能单看一个点的生长曲线来评断孩子的身高、体重、头围正常与否。 家长可以在生长曲线图上记录孩子的生长情形,以便在不同阶段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若孩子前几次体检生长曲线都维持在某个区
宝宝出生后,正常的生长发育状态是什么样的呢?有哪些信号可以提示宝宝发育异常,这个问题是许多妈妈所关注的,在这里,本篇资讯就告诉妈妈们,以下这10个信号会提示宝宝发育异常。 专家提醒家长,当宝宝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表示可能生长发育异常,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①婴儿手脚经常用力屈曲或伸直、打挺,好像“很有力”。 ②满月后头老往后仰,扶坐时头竖不起来。 10个信号提示宝宝发育异常 ③3个月时俯卧不能抬头。 ④4个月仍紧握拳,拇指紧贴手掌不能张开。 ⑤5个月俯卧时前臂不能支撑身体。 ⑥6个月扶立时尖足,足跟不能落地。 ⑦7个月不能发“ba、ma”音。 ⑧8个月不能独坐。 ⑨头和手频繁抖动。 ⑩视听反应迟钝。
新生儿眼屎多是个大问题,它可导致新生儿先天性泪囊炎等疾病,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到新生儿的视力发育。 医学专家表示:眼屎多的原因是由于细菌入侵到泪囊,在泪囊中繁殖、化脓,脓性物填满整个泪囊,无法往下排泄,只有沿着泪囊、泪小管向上排到眼睛里。如果不及早治疗,可能并发角膜炎,角膜也因此可能由黑变白形成白斑,从而对宝宝的视力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医学专家提醒,宝宝出生后,父母应特别注意观察他眼屎的多少,如果出生1周后还有眼屎,应尽早带他去眼科医院检查。
宝宝手语一致就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宝宝发育迟缓是所有父母都不希望看到的,一般宝宝发育迟缓分为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心理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迟缓等。宝宝发育迟缓是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表现来判断的,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下宝宝运动发育迟缓的表现,一起来看吧! 6个月内的宝宝出现以下情况时,家长就应该多加注意了,警惕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1、当宝宝运动明显减少,身体发软,是肌肉张力低下的表现,但如果身体发硬,则是肌肉亢进的表现。 2、如果宝宝总是长期固定一个姿势时,多数是由于脑损伤而使肌肉张力异常,常见的有弓角反张,蛙位,倒U字姿势等。 3、宝宝三个月后就会微笑了,如果宝宝这时还不会笑或者会笑的时间推迟,,就可能是由于运动发育迟缓所导致的。 4、如果宝宝手时常握拳不能张开,或者宝宝的拇指出现内收的现象,一侧上肢存在不能伸手抓物的现象,则可能是因为
很多妈妈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跟孩子磨合良久,好不容易找准了一点点节奏:衔乳姿势没问题了,奶量供需平衡了,吃玩睡的作息也渐入正轨了,仿佛在养娃的康庄大道上越走越顺的赶脚。 谁能想到,冷箭到处处有,带娃路上尤其多啊。 一言不合就变身!一言不合就倒退! 你永远不明白宝宝到底哪出了问题——莫非身体不舒服?甚至忍不住自我怀疑——难道是奶不够吃? 当然,这些也都有可能。 但如果你排除了所有因素,还是没找到原因,不妨看一看宝宝是不是正在经历一个猛长期。 什么是猛长期? 之前咱们说过,生命中没有哪年会像第一年一样,人体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到宝宝一岁的时候,她的体重可能已经到了出生时的3倍。 第一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长大。 “猛长期”的英文单词是“growthspurt”, 一开始是指青少年时期身高和体重快速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