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奶粉品牌奶粉排行榜奶粉最新事件奶粉知识
  • 杨忠阳:重振国产奶粉信心正当其时
    杨忠阳:重振国产奶粉信心正当其时

      日前,伊利集团在呼和浩特市金海生产基地举办了一场名为“同是父母心,见证好品质”的奶粉品质见证之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众所周知,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引发连锁反应,由于国内主要乳制品生产企业不同程度地卷入其中,极大动摇了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尽管在国家高度重视下,近年来,各级监管部门对国产奶粉生产、销售过程采取了一系列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各大奶粉企业在奶源把控、加工技术和检验检测等环节也进行了较大程度改进和提升。然而,一个尴尬的现实是,时至今日国人对国产奶粉并不买账,不少消费者宁可冒险从香港抢购“洋奶粉”,也不愿买国产奶粉。   其实,消费者对于国产奶粉的不信任,并不只是简单地源于其产品质量以及安全性方面的问题,更在于对企业生产、检测、销售等过程和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知情权得不到有效保障。继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产奶粉接二连三

  • 国产奶粉穿上“洋装”躲到网上卖
    国产奶粉穿上“洋装”躲到网上卖

      晨报讯 昨天,上海市食安办通报,上海近日查处一起伪造证明、生产经营仿冒进口婴幼儿奶粉案件。本市有关监管部门对涉案企业和主要涉案人员启动了“黑名单”程序。   今年1-6月,本市食品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5.4%,主要食品抽检合格率为96.1%。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报告5起、126人,无发生死亡事件。   经查,上海锐可营养食品有限公司为一家贸易型食品企业,通过合法进口部分奶粉获取2份进口奶粉《卫生证书》,伪造23份进口奶粉《卫生证书》。上海锐可公司法定代表人熊某在江西注册的麦高营养食品公司从内蒙古、黑龙江等地购进国产奶粉,再非法生产加工仿冒为进口奶粉,并主要通过网络销售。麦高营养食品公司并无婴幼儿奶粉生产资质。目前,熊某等20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归案,其中9人被批捕,涉案公司已被查封,生产加工的库存商品已全部封存。市场上的仿冒产品已下架封存。   涉案企业为

  • 香港暂不取消“限奶令” 国产奶粉难获益
    香港暂不取消“限奶令” 国产奶粉难获益

      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日前表示,根据奶粉供应压力测试结论,特区政府认为,撤销今年3月实施至今的“限奶令”目前并不具备成熟条件。   业内专家认为,管理能力不足是香港不敢轻易放开“限奶令”的主要原因,如果放开,还需要内地市场的配合。   广州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表示,这其实是一种比较慎重和保守的选择。“虽然香港特区政府的解释是奶粉供应不足,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管理问题。一旦香港放开奶粉购买,会给边检带来较大的压力,考虑到内地奶粉市场情况与今年3月份实施"限奶令"时变化不大,很可能还会出现大规模"水军"到香港走私奶粉的情况。所以要香港取消限购,还需要内地各方面条件的配合。”   王丁棉认为,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许多措施整治婴幼儿奶粉行业,比如要求奶粉生产企业具备自

    标签:国产奶粉
  • 洋奶粉降价加剧竞争 国产品牌崛起需过“监管标准”关
    洋奶粉降价加剧竞争 国产品牌崛起需过“监管标准”关

      据经济之声报道,尽管国家发改委对奶粉价格的反垄断调查仍在进行中,部分洋奶粉已把受影响的“账单”计算出来。26日,国内占有率第一的美赞臣表示,预计今年减收3000万美元。连同惠氏、多美滋声言的数亿元“让利”,进口奶企或因此“少赚”超10亿元。   多美滋公共关系经理王慧颖表示,他们已经开始回馈消费者的降价行动。   王慧颖:我们已经于7月9号开始正式降价了,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降幅),我们也是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利益。   据了解,包括多美滋、美素佳儿、惠氏等洋奶粉已经在本月初开始降价,降幅在5%到20%不等。广东乳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分析说,对于这些洋奶粉企业之所以降价,主要有两个“得罪不起”。   王丁棉:第一个,最怕得罪的是政府,反垄断调查你不表态,对着干,就严重处罚你。第二个,

  • 专家: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不信任推高洋奶粉价格
    专家: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不信任推高洋奶粉价格

      昨日,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马宇在做客中新网财经频道视频访谈时表示,近些年“洋奶粉”每年的价格涨幅逐步攀升,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内消费的问题,首先奶粉对消费者来说是刚需,同时,对于国产奶粉一种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也助推了洋奶粉的价格上涨。   近些年,国内CPI涨幅包括我们说食品价格指数一般来说3%到5%,但是“洋奶粉”价格每年涨幅却达到了10%—20%,而中高端的市场当中都是洋奶粉品牌,甚至有的涨价幅度达到了70%左右。   针对“洋奶粉”漫天要价的的行为,马宇表示,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国内消费的问题,实际上是现在消费者对于国内国产奶粉实际上是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奶粉尤其是咱们说的婴幼儿奶粉,基本上属于刚需,在中国人消费里面,还是家庭安排里面,肯定是作为最重要的一部分,假如说对国产

    标签:国产奶粉
  • 国产奶粉:创造转机须从内心发力
    国产奶粉:创造转机须从内心发力

      国家质检总局每月都会通报入境不合格食品名单。有媒体对最近14个月来的通报名单进行统计,发现共有34批次超过270吨不合格进口奶粉被销毁或退货。这些不合格奶粉一半以上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而且多出自不知名的新上市品牌。业内人士解释称,进口奶粉问题增多与新奶粉品牌大量出现直接相关。   据不完全统计,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澳、新两国的奶粉品牌只有几家,而现在已经增至20余家。新增的奶粉品牌大都是中国企业在当地注册并进行贴牌生产,经营也由中国人操控,产品专供中国市场。据悉,目前还有70多家企业正在排队申请商标注册。短期内突然冒出这么多“中国血统”的洋品牌,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趁机在中国市场捞钱。而这个“机”人们也十分清楚:国内奶粉企业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集体沉沦,而有着强劲刚性需求的国内消费市场却急需填补,于是进口奶粉便成了消费者的替代选择

    标签:国产奶粉
  • 洋奶粉进口量逐年增多 国产奶粉如何获得重生
    洋奶粉进口量逐年增多 国产奶粉如何获得重生

      国外品牌奶粉现在到底有多受欢迎?海关数据显示,2007年全年中国进口奶粉只有9.8万吨,而到了今年,仅一季度进口奶粉量就达到24万吨,同比增长23.7%。而这还不包括“水货”。   国产奶粉从2007年全年的9.8万吨的进口量上升到现在一季度的24万吨,照此推算,今年全年的洋奶粉进口量可达到90万吨。几年时间,进口量就翻了近10倍。追其缘由,除国产奶粉的“自断其路”外,国人对洋奶粉的认识误区也是导致大肆追捧的原因。   进口奶粉的剧增,是国家奶粉自行让路的结果。从2008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开始,公众对国产奶粉就产生了质疑。在一年多以后,国产奶粉销售量也开始回暖,但中间又出现了部分个人及企业将三聚氰胺奶粉重新包装上市的情况,这使得公众对奶粉行业失去了信心。加之后来曝光的其他国产奶粉品牌问题,人民对国产奶粉的信任消失殆尽。这是国产奶业不

    标签:国产奶粉
  • 国产奶粉与洋奶粉 谁与争锋
    国产奶粉与洋奶粉 谁与争锋

      随着我国第四次生育高峰期的到来,孕婴童市场进入万亿级规模。就以婴幼儿奶粉市场为例,我国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海外奶粉生产商。据悉,中国配方奶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24亿美元,并将在2017年翻一番。   国外乳企对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的勃勃野心,迫使国产奶企使出浑身解数,与“洋奶粉”展开角逐。专家认为,国产奶企占据国内的有利地势和机遇,除了要把好产品质量关做好品牌塑造以外,还要积极参加行业内展会,增加与同行业及乳品经销商、代理商等的交流合作。基于此,2013第五届郑州欧亚孕婴童展(简称:郑州孕婴童展主办方重点邀请了国内外龙头乳企,为国产奶和洋奶粉搭建中西部最大的内销行业擂台。通过郑州孕婴童展这一推广品牌、展示产品、促进销量的平台,将大大增强国内外奶婴幼儿粉企业之间及奶粉市场上下游企业之间交流学习及洽谈合作的机会。那么国产奶与“洋奶粉”谁能守擂成功

  • 国产奶粉效仿国外模式 进药店销售遭冷遇
    国产奶粉效仿国外模式 进药店销售遭冷遇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在药店试点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工作的通知》,对“奶粉进药店”模式进行了更细致的部署。“奶粉进药店”是参照国外的销售模式,将婴幼儿配方乳粉摆进药店进行销售,这无疑增加了国产奶粉的销售渠道,拓宽了中国奶制品市场范围。   云南省食品行业协会会长郭福生表示:奶粉进药店不是新鲜事,在国外,奶粉的主要销售渠道就是药店,就是看重了药品渠道的管理更为严格。但根据各地试点销售奶粉的药店反馈来看,该种模式频遭冷遇,市场现状不容乐观。该事件成为了目前奶粉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已经炒得如火如荼。   国产奶粉新销路药店售奶粉遭遇冷   消费者不为药店售奶粉买账,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消费者对国内食品安全严重缺乏信心,这是最主要的核心问题;二、药店销售的产品价格和其他销售渠道并无不同,消费者已适应传统方式,再加上从

    标签:国产奶粉
  • 国内奶粉行业兼并重组整合大戏将开锣
    国内奶粉行业兼并重组整合大戏将开锣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以“兼并重组”为核心的婴幼儿奶业“治理整顿”正在逼近实质性阶段。记者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完成《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的编制工作,并上报国务院等待批准。这是《方案》的第二次上报。《方案》提出对主动退出的不合规企业实施奖励。业内人士测算,上述待批《方案》中涉及乳粉企业兼并重组的各类扶持资金额度,将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细则即将出台,在一系列税收、财政、金融、融资等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之下,国内奶粉行业势必上演更多兼并重组好戏,当前的行业优势骨干企业将会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目前全国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127家,年产量约60万吨,但年产量在3万吨以上的企业仅有3家。从国内市场看,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品牌近500个,但高端产品市场国产品牌份额仅占20%到25

    标签:国产奶粉
  • 重振国产奶粉的根本之道
    重振国产奶粉的根本之道

      恒天然奶粉“肉毒杆菌污染”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最终却被证明只是虚惊一场。新西兰初级产业部8月28日发布声明称,由新西兰政府委托进行的后续独立检测确认,恒天然浓缩乳清蛋白原料以及包括婴幼儿奶粉在内的使用该原料的产品均不含肉毒杆菌,而是与之相似的梭状芽孢杆菌。而此前一天,上海市质监局也发布了对多美滋预防性召回的14个批次产品相同的检测结果:均未检出肉毒杆菌和肉毒毒素。   出现如此不可思议的逆转,这样的食品安全危机堪称乌龙。恒天然集团方面透露,他们在发出预防性召回之前曾委托检测机构对相关样品进行检测,表明相关乳清蛋白粉存在肉毒杆菌,继而发出潜在风险预警。恒天然首席执行官西奥·史毕根思的原话是,当时基于“我们反馈的检测结果,我们别无选择,必须立即向监管机构汇报,并与客户一起发起全球预防性召回”。从已经透露的信息看,恒天然在发起预防

    标签:国产奶粉
  • 别小看这一罐国产奶粉
    别小看这一罐国产奶粉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这份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农业部等九部门联合制定的指导性文件,从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要求等方面,对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工作,提出了具体而严格的意见。国办就此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打一场提高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水平的攻坚战,重塑消费者对国产乳粉的信心。   别小看一罐奶粉。据统计,我国有4800万1到3岁的婴幼儿,是全球第一大婴幼儿配方乳粉消费国。婴幼儿配方乳粉是广大婴幼儿的主要食品,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幸福和国家民族的未来。5年前的“三鹿乳粉”事件重创了国内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加工业,其负面影响至今还没有完全消除,教训极为惨痛。消费者信心的恢复需要时间,也需要企业的诚信付出,但频频出现的质量问题

    标签:国产奶粉
  • 洋奶粉问题不断,国产奶粉小幅回升
    洋奶粉问题不断,国产奶粉小幅回升

      今年以来,洋奶粉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多家洋奶粉品牌遭质疑,这给洋奶粉销量带来一定影响,也给已被挤出高端奶粉市场的本土乳企带来转机。   洋奶粉质量问题频发   11月7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最新一批进口不合格食品信息,洋奶粉再次上榜,多批次洋奶粉、洋牛奶因不符合国标被禁止入境。   其中,来自法国的5批次茉蒂雅克婴儿配方奶粉,来自德国的NEOLATTE1阶段、2阶段配方奶粉,均发现标签不合格;迈高乳业(青岛)有限公司从澳大利亚进口的19.8144吨金装婴儿配方奶粉,泛酸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来自新西兰的2.9538吨金装贝婴嘉初生婴儿配方奶粉(900g),碘含量不符合国家标注要求,均被退货。   此前,来自荷兰和德国的8个批次洋奶粉,被判定不合格,已被检验检疫部门销毁。   国产奶粉销售量渐升   近年来,随着洋奶粉的“大举进攻”,国产品牌奶粉的压力越来越

    标签:国产奶粉
  • 奶水不足无法母乳喂养 奶粉问题频出 国产还是进口奶粉
    奶水不足无法母乳喂养 奶粉问题频出 国产还是进口奶粉

      经过近两个月的“断奶期”,市民推崇的新西兰奶粉又可以直邮中国,这给泉州市部分代购父母吃了一颗定心丸。今年龙宝宝扎堆问世,引发了一股婴幼儿用品、食品涨价大潮。但与价格上涨相比,龙宝宝的“口粮”安全问题才是爸爸妈妈们最为关注的心头大事。然而,令不少新晋级父母困扰的是,无论是选择国产奶粉还是进口奶粉,或者最为传统的母乳喂养,都有不少烦心事。   国产奶粉:   想说爱你不容易   国产奶粉问题频发,屡现“质量门”,使得国人对其丧失信心。在泉州地区,许多家长坚持母乳喂养,条件好的人大多选择进口奶粉,国产奶粉难以进入家长的考虑范围。 奶水不足无法母乳喂养 奶粉问题频出 国产还是进口奶粉   国产奶粉问题令人忧   “阜阳劣质奶粉”、“回炉奶”、“还

  • 国产奶粉与进口奶粉哪个好?
    国产奶粉与进口奶粉哪个好?

    浙江省营养学会的理事郑林认为,从奶粉的营养构成来看,国产品牌奶粉与进口品牌奶粉的差别不大,都按照国家规定添加了营养物质,如维生素A、D、K、C、B1、B2、B6、B12、烟酸、叶酸、牛磺酸、亚油酸、DHA、钙、铁、磷等。 从生产工艺上看,国内外生产婴儿奶粉的工艺基本是一致的,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就湿法而言,国外生产企业规模较大,自动化水平较高,产品质量较稳定,速溶效果较好,罐装产品采用充氮包装,保质期较长。而国内大中型生产配方奶粉企业,近几年自动化水平、产品质量、产品速溶效果已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所以只要选择有品牌的大企业生产的奶粉,就可以适应婴儿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 DHA和AA越多越好吗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聪明伶俐,众多奶粉厂家也正是看中这一点而大做文章,现在针对婴幼儿的奶粉中,几乎都添加了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AA(花生四烯酸),DHA和

  • 国产奶粉怎么样
    国产奶粉怎么样

    新西兰奶粉“限出令”一发,立即引发京东、天猫等电商调高代购价,新西兰第一奶粉品牌“可瑞康”各阶段每罐上涨20元且供应量锐减。洋奶粉价格虽从过去的半年一涨到如今的每季一涨,但销量不减,有分析认为,未来洋奶粉的价格还会继续上涨。 洋奶粉 占中国奶粉市场半壁江山 其它商品都是以价换量,唯有洋奶粉是肩上扛着涨价的大旗、挺着腰杆来抢占中国市场份额。 2011年全国奶粉市场容量300亿元人民币,洋奶粉占市场份额超过一半。有机构预测,今年国内的奶粉销售额将达到400亿元至450亿元。虽然目前在国内市场可以买到的洋奶粉品牌多达百个,但传统的5大洋品牌,惠氏、美赞臣、雅培、多美滋、雀巢,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而第二阵营是新西兰可瑞康等品牌,增幅以翻倍速度在增长。而近三年来,五大品牌的洋奶粉累计涨价超过50%,部分品牌已经达到60%。 “今

  • 对国产奶粉重建信心  需要解决的五个问题
    对国产奶粉重建信心 需要解决的五个问题

      国外代购火热,品牌选择懵懂,国产奶粉失宠,市场信任缺失,消费信心大减,这是眼下国人对婴幼儿奶粉的普遍心态。在这个意义上,重建国产奶粉信任的速度,取决于“甩开膀子”的力度,我们期待国产奶粉能够成为一个重塑社会信任的样本。   国外代购火热,品牌选择懵懂,国产奶粉失宠,市场信任缺失,消费信心大减,这是眼下国人对婴幼儿奶粉的普遍心态。对此,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刘美菊表示,2012年共进行了11次抽检,结果表明市场主流品牌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都没有问题,“百分之百合格,消费者尽可放心食用”。(3月23日《长沙晚报》)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何况国产奶粉的“坑人”事件,已不止发生一次两次,就进一步加大了社会信任重建的成本。质检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历来的表现,也影响着公信力重建的进程。社会信任危机与行业协会公信力

  • 要将洋奶粉拉下“价格神坛” 国产奶粉须“自强”
    要将洋奶粉拉下“价格神坛” 国产奶粉须“自强”

        日前,国家发改委将反垄断的大棒挥向了“涨声不断”的奶粉业。雅培、美赞臣、雀巢(含惠氏)、多美滋这五大进口奶粉品牌都在此次反垄断调查的名单之中。   对进口奶粉企业“亮剑”,固然有利于推动奶粉价格合理回归,并给“高价格等于高品质”这一畸形的消费心理提个醒儿。但真正要将洋奶粉拉下“价格神坛”,关键还在于提高国产奶粉的素质,培育安全、价低、可信赖的本土消费品牌,重塑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   三聚氰胺事件后,国产奶粉受挫,洋奶粉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攀升。AC尼尔森《2012年全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销售婴幼儿奶粉385.18亿元,其中,美赞臣、多美滋、惠氏及雅培四大洋奶粉品牌合计占据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近“半壁江山”。根据中国

    标签:国产奶粉
  • 国产奶粉形象尚待提升 崛起不能靠行政推介
    国产奶粉形象尚待提升 崛起不能靠行政推介

      奶粉“国家队”对抗“洋奶粉”,即通过行政支持提高国产奶粉市场优势,这样的消息近来备受关注,日前,工信部官员否认了奶粉“国家队”的说法,但同时又表示,近期确实有一些高端乳粉品牌被扶持并集中推介,不过这一工作主要由乳制品工业协会主导。   南方都市报评:近年来,改善国产奶粉品牌形象的努力持续不断,类似“国产品牌美誉度突出”的行业报告一经披露即受到争议,整体看,国产奶粉的品牌形象尚待提升,显然,改善这种局面不能靠行政支持,甚至有必要提醒,在口碑不佳的状况下,行政支持可能会更受到市场的排斥。

    标签:国产奶粉

相关百科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