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母婴健康>宝宝护理>宝宝呵护>宝宝说话结结巴巴,家长要注意了!

宝宝说话结结巴巴,家长要注意了!

2018年06月13日 10:12阅读次数:384
说话结巴,医学称为“口吃”。口吃的表现为:宝宝1岁以后,还只会发“a”、“o”等一类的元音;1岁半后,发音不准确而且大多数时候分不清音节

说话结巴,医学称为“口吃”。口吃的表现为:宝宝1岁以后,还只会发“a”、“o”等一类的元音;1岁半后,发音不准确而且大多数时候分不清音节;2岁半后还不会说话;3岁后说话不能连句;5岁以后还存在发音不流利、语句错误、发音的节律、速度等异常的情况。

宝宝能感觉到自己说话吃力,不喜欢与人交流;声音过大或过小以及声音嘶哑;声音的强度和宝宝的年龄、性别不相符,带鼻音。

如果生活中发现宝宝存在上述问题,就需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就诊了。

哪些原因导致宝宝说话口吃呢?

1.模仿对象。宝宝3岁以前是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很多有口吃问题的宝宝都和幼小时候模仿有口吃的人说话导致的。那个阶段的宝宝模仿能力极强,所以如果身边有亲友、邻居等存在口吃的话,宝宝很容易受他们的影响。模仿时间一长,就会导致日后口吃的问题。

2.语言环境或心理因素。当我们成人受到不良的情绪刺激时发音方面也会有影响,比如过度的紧张、焦虑等等。同样的,当宝宝受到惊吓、嘲笑、家长斥责、环境突然改变或者家庭环境不和谐等情况时,会对应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从而导致宝宝口吃问题。

3.遗传相关。如果家族中有人存在口吃的问题,那么宝宝患有口吃的问题将高于其他同龄宝宝。

4.疾病影响。某些导致与语言发育有密切关系的神经系统发生病变的疾病,比如癫痫、颅内感染、麻疹等以及一些五官科的疾病,会使呼吸和发声受到影响。

宝宝存在口吃问题,要怎么办?

首先应去除影响因素,比如避免宝宝与有口吃问题的人过多接触以及避免宝宝不良心理情绪的影响。平时在和宝宝交流的时候不要表现出打骂、嘲笑、斥责、不耐烦等的情绪,要以耐心和平常心对待他们现有的异常。当宝宝成功发对一个字词或一句话时,及时给出相应的奖励,增强宝宝的信心。

其次要及时纠正宝宝的错误发音,当发现宝宝存在发音错误时,要耐心指导他们发出正确的音节。慢慢来,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力求宝宝把每个字都讲清楚,不要快,多重复几遍正确的发音。教宝宝念字的时候,家长也要说得慢,对着宝宝念,让宝宝看着大人的口形来进行模仿发音。还可以通过听音乐、朗读等方法熏陶宝宝说话的语境,让宝宝逐渐喜欢上说话和表达。

最后还应及时疏导宝宝的心理情绪。当宝宝感到紧张焦虑不安时容易出现吐字发音上的异常,那么家长就需要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而温馨的环境,舒缓宝宝的不良情绪。当宝宝出现口吃时,不要取笑甚至打骂孩子,以及尽量避免周围人群过度关注宝宝说话的异常。宝宝在说话的时候,不要刻意打断或立即否定,否则宝宝的自信心会受损而直接影响他们说话的意愿。平时在与宝宝说话的时候,家人尽量统一语言,不要方言、普通话或外国语言同时说。交流过程中,尽量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多夸奖宝宝,给他们更多克服口吃的信心。家长没有把握做好的话,也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