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是妈妈哄睡时,只要宝宝出现哭闹就被抱走了,妈妈则由于被认为没用,比较失落。
妈妈们的类似的感受A:
这就是我为什么当初会弄成奶睡,一哭就抱走,不问原因冲进来,意思是你怎么又让孩子哭啊,觉得压力山大,感觉像我虐待宝宝不成,就感觉自己不被信任。妈妈们的类似的感受B:
奶奶知道娃认她,不要我,她其实有点得意 。
还有一次宝宝生我气了,跑去找奶奶抱,奶奶就说宝宝跟奶奶好,不跟妈妈好了,奶奶就高兴了......
妈妈们的类似的感受C:
我乐意自己带,多辛苦无所谓,别心累。可这似乎也不行,嫌我不让婆婆带孩子,自己带还貌似欠别人似的,一言难尽。
说多都是泪......
在看这篇你的或许也有很多的苦水
每次类似的家庭问题,大家留言都很多
妈妈们要工作,国内又缺乏完善、正规的幼托、家政机构
老人带娃成了不得不的选择,老人、小夫妻都辛苦
原本没有磨合过或者缺乏太多感情基础的人
原本生活习惯、价值观不同的人
却因为宝宝,突然需要朝夕相处
加上带孩子本身就又累又难
矛盾会出现其实在所难免
我知道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有解
并不是所有沟通的努力都能有回响
有时候我们也只能是吐吐槽
然后看开点,或者继续忍
日子还要继续
说几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想法:
1
保持一定距离
能自己带尽量自己带
可以住得近一点,但尽量别住在一起
记得以前看到过一个词:远香近臭...
你懂的,我就不多说了
2
放低期望值
每个人的观点都有很难改变之处(老人有,我们自己也有)
与时俱进、主动学新理念带娃的老人是少数
能碰上是运气,碰不上是常态
彩票从来没中过,却指望遇到完美公婆,不现实
改变能改变的,接纳不能够改变的
实在接受不了,回到第1条,想想是不是有办法独自带
3
充分调动老公
同样的建议
从老公之口说出,可能顺利采纳
而从媳妇之口说出,却可能埋下嫌隙
爸爸去哪儿?
不能只管播种,不管除草施肥吧?
老公站出来,婆媳问题至少减一半!
4
换位思考
孩子不是家庭中唯一重要的人
有时候我们学各种和孩子共情
学怎么接纳孩子
却忽视了分一点点給老人
他们背井离乡,离开熟悉的环境,离开热络的朋友圈
会苦闷
观念里认为对的东西,经常被小辈教育是不对的
会觉得不被认可,缺乏价值感
一些看似固执的背后,其实也是为了捍卫自尊心
以上都是些鸡汤,安慰为主
下面的摘选,是妈妈们评论中提到的一些建议:
评论A
该坚持的坚持,前提是得先和家人商量好,做好铺垫,就不会发生哄一半儿又被抱出去的情况了 。评论B
换个角度思考吧,如果孩子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睡,你在屋外听见孩子哭你会不会心疼?难道你会任由孩子哭而一点都不理吗?
其实我当初跟这个宝妈一样,特讨厌其他人干预自己带孩子,但不得不说这孩子不光是自己的,其他人对孩子的干预说明他们爱孩子。
评论C
我倒觉得当宝宝持续哭很难哄的时候换人是个不错的选择,一直持续下去看护者会很辛苦,妈妈心宽点,偶尔换换人也不是什么坏事。评论D
带娃心态要好。
孩子虽然自己生的。可是这个孩子是联系公婆家跟自己家成为一家人的枢纽。讲白了不是你想往东就往东。只要孩子的大方向把握好。自己心态好一点。以后几十年有的是你要操心的事。
你的成就跟挫败不是在哄睡,在20年后孩子的未来。
评论E
生完孩子后妈妈会很容易情绪化和脆弱。你要好好调节下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要让它扩大。
其实有人帮忙哄睡,你能得到好好休息不是坏事,白天你和孩子任然可以建立亲密关系。
当然婆婆说那话确实不好听,这个时候老公能安慰两句就好了,可见产前培训老公参加有多重要。
评论F
这事放婆婆身上就是夺爱,放妈妈身上就是心疼女儿。
有时候沟通很重要,语言的技巧很重要(两辈人都是),与公婆一起住老公很重要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