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上午,我们被孙杨200米自由泳夺冠刷屏。孙扬以1分44秒65获得冠军!孙杨是本届奥运会唯一一名1分45秒的选手!
激动、震撼、解气、爽……这是很多观众的直接反应,这两天,我们知道孙杨承受了很多压力,面对首战因0.13秒屈居亚军的遗憾和不甘,面对霍顿的挑衅和抹黑,这个大男孩承受了太多太多。
其实,200米自由泳比400米自由泳的竞争更加激烈,但是孙杨就像憋足了一口气一定要证明自己一样,所以即使在非自己的优势项目上,也超常发挥,赢得了胜利,而我们也跟着他的比赛结果,同喜同悲。
这个金牌,是对自己的一个证明,也像是一个晚到的补偿。体育比赛就是这么残酷,能够站到最后的都是最强的,但是还要在强中比谁更强,不是说最后的金牌到底有多么重要,也不是说现在的人们只看重金牌,而是总有那么一些时刻,需要这个金牌给自己一个证明和交代。
今天的这个金牌,也让我们的内心平静了很多,我们之前是为前两天的比赛失利而遗憾,也为霍顿的挑衅而气愤,但是这个金牌证明了一切,而铸就这个沉甸甸的金牌,除了实力,还有很多因素。
之前所经历过的一切都是通向金牌的沿途风景,也许这其中有过煎熬、有过伤痛、有过质疑、有过委屈、有过无奈、有过失望……但是现在这些看来,都让人成长,让人变得足够坚强、足够强大、足以去拎得起这枚奖牌。
所以说,比比赛结果更精彩的是奖牌背后的故事,里约奥运会拉开帷幕的这几天,我们欢呼过、惋惜过、悲痛过、感动过……目测了这么多比赛,看到了那么多的欢笑与泪水,这些卓越的运动们的实力都不容置疑,但是我们感受更深的是铸就奥运金牌除了实力,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实力以外的影响因素。
一、心理压力
中国代表团当中被看好夺冠的运动员,都被“首金”这个敌人打败了。
卫冕冠军易思玲是伦敦奥运会女子十米气步枪冠军得主,这届奥运会,她肩负着为中国代表团夺得首面金牌的重任,相比起经历了退役复出再站上射击道的老将杜丽,易思玲更被全面的看好,然而她拿到一面铜牌后,接受采访时首先就谈到两个字——压力。易思玲称,伦敦奥运会后到现在,压力是大得无法想像,到达里约后,从经常失眠到各种想法频出,心理压力还是压垮了一向淡定的奥运卫冕冠军。
孙杨的400米自由泳同样是在万众期待的情况下没有完成卫冕的壮举,在泳池出来以及赛后采访后,孙杨都哭了,他说自己希望为游泳队拿到首金,但没想过奥运首金的任务都落到自己身上,心理压力确实比较大的。
压力,是阻力,也是动力。心理学家曾形象地说:压力就像一根小提琴弦,没有压力,就不会产生音乐。但是,如果琴弦绷得太紧,就会断掉。而研究也表明,压力与表现的关系呈倒U型,压力太大,还是压力太小,都不合适,适当的压力才最利于提高成绩。
过大的压力,可能让很多本应夺得金牌的奥运选手丢失了金牌,甚至被挡在了决赛的大门外,所以在如此重大的奥运赛场上,考验一个运动员的不仅仅是实力,还需要调控好压力。不能没有压力,因为如果没有压力,就达不到完成任务所需的思维、情绪和活动水平;但也不能压力太大,因为压力过大将干扰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意志力
本届奥运会上,吴敏霞让很多人为之动容,不仅仅是她拿下了人们认为理所应当拿下的女子双人3米板冠军,更是因为她超强的意志力。
16年的时间,蝉联四届奥运会金牌;25年的运动生涯,“没地方去增加新伤了”。训练中,她的手臂、背、腰、髋、脚踝都要贴上保护带,防止旧伤随时复发。她并不是一个运动天才,她靠后天的勤奋努力和刻苦训练才取得了这样的成绩。
很多时候,成功也许离你就是咫尺天涯的距离,沿途太多的磨难、太痛苦的过程使得很多人坚持不下来了,选择了放弃,而最终成功者往往是哪些意志力超强的人。
意志力不仅是指下决心的决断力,不仅是用来感悟理解的感受力,或是进行构想的想象力;意志力是指所有“进行自我引导的精神力量本身”。罗伊斯这样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意志力通常是指我们全部的精神生活,而正是这种精神生活在引导着我们行为的方方面面。”
对于吴敏霞,以及无数运动员来说,因为有这个奥运梦想,才会在这种精神力量的引导西去坚持、去努力、去克服种种困难。
三、心理韧性
除了能够有效应对压力,保持足够强大的意志力之外,这几天的奥运会看下来,让我感触较深的就是一个优秀的成功的运动员还应有良好的心理韧性。
此话何言呢?我们从熟悉的运动员来看:时隔八年,龙清泉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总成绩夺得举重项目男子56公斤金牌。08年北京奥运会年少成名,但是12年的伦敦奥运会由于种种原因竟然无缘参加,这对于他而言是一种打击,也是不小的挫折。
但是他可以很快的从这种打击和挫折中恢复过来,用充足的时间沉淀自己,投入训练。辛苦低调无人问津的逆境反而成了他最宝贵的东西,暂时的失利并没有打败他,反而成就了他。可以看出他有良好的心理韧性。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韧性”呢?心理韧性,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不仅指个体能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最初状态,在压力的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坚韧不拔,更强调个体在挫折后的成长和发展。
历史之所以总是让人感到它很厚重,是因为仿佛只有经受住各种失败的打击和艰难险阻才能被载入历史史册。很多人在失败的打击中,无法站起来,从此默默无闻。而那些的逆境和困境中越战越勇的人,才能守住最终的成功。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有的运动员在失败面前产生了恐惧,而有的越却能在失败面前愈挫愈勇,这就是他们的心理韧性不一样。因为良好的心理韧性,我们看到了孙杨能够顶住压力很快夺金,看到了同样时隔八年再次摘金的跳水冠军林跃。
一个奥运冠军曾经说过,一个成熟的运动员必然要经过初尝胜利果实的时刻、低谷时期、潜伏时期和重新腾飞的时期,只有拥有强大的内心,才能抵挡住外界的评论、非议,重新迎接自己的“黄金时代”。
而我们也相信,这个强大的内心需要良好的压力应对能力、足够强的意志力和良好的心理韧性。除了实力,再加上这些因素,必然会为奥运奖牌增加筹码。
回归到人生也一样,在这个我们非常关注孩子成功的时代,除了要让孩子历练必备的知识、技能外,良好的心理训练也不容忽视,因为这些必将让孩子在通向未来成功的道路上受益。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