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给慢性咳嗽作出了这样的定义:咳嗽为唯一的临床表现,咳嗽大于 4 周,且胸部 X 线未见明显异常者。
但爸妈们除了要了解以上标准外,还应该注意孩子痰液的情况。
一般将咳嗽划分为无痰的「干咳」与有痰的「湿咳」。通常爸妈并不需要担心孩子把痰液被吞下去,多数痰液就是一些废弃的组织和少量细菌,大多数细菌在经过胃部时也被胃酸消灭。
虽然吞痰液不需要担心,但爸妈仍需要要细心观察宝宝咳嗽完是否有吞咽动作,这样在就诊时可以给医生提供更多的线索。
可能由哪些病引起?慢性咳嗽大体主要跟过敏体质、感染及解剖异常有关。
在会导致慢性咳嗽的疾病中有四种最为常见:
1. 变异性哮喘
咳嗽大于 4 周,且通常为干咳,常常发生在夜间或清晨,运动、或是遇冷空气后咳嗽会加重;有过敏性疾病病史。2.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咳嗽大于 4 周,伴有白色泡沫痰或黄绿色脓痰;咳嗽在早晨起床或体位变化(比如从平躺变成坐立)时比较明显,还有鼻塞、流涕、咽干并有异物感和反复清咽等症状。3. 呼吸道感染后咳嗽
近期有明确的呼吸道感染病史;咳嗽大于 4 周,刺激性干咳或伴有白色粘稠痰液;咳嗽有可能自行好转。4. 胃食管返流性咳嗽
阵发性的咳嗽,多发生于夜间;咳嗽可能在进食后加剧。
想要帮助医生快速进行疾病的诊断,作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还要留心孩子的这些表现:
注意体位变化时咳嗽的情况,比如从平卧到起立活动前后是不是会特别容易咳嗽?
运动或者遇到冷空气后咳嗽是不是会加重?
有没有时常有清嗓子的咳嗽声?
进食流质的食物以后,咳嗽次数有没有变化?
孩子注意力集中时,咳嗽情况有没有变化?
父母双方,有没有出现过食物、药物、花粉过敏的情况?
不过,爸妈们也不用过于担心会记不住这些表现。就诊的时候,医生都会加以询问,只需要如实回答即可。
孩子咳嗽,爸妈该如何应对?宝宝生病,许多家长都可能表现得束手无策,还有可能怨天尤人,恨不得宝宝所有的病都让自己得。但是,这些并不会为宝宝的康复带来任何好处。
那么,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
第一,最靠谱的做法:是当孩子出现咳嗽,情况没有好转甚至加重的时候,就应当去小儿呼吸内科就诊,不用等到 4 周以后。除了带孩子上医院之外,也可以在来问医生(微信号:LaiWenYisheng)上,向专业又靠谱的儿科医生咨询。
在病情不紧急的情况下,线上咨询,既可以省去带宝宝上医院的一系列折腾,还能避免医院内的交叉感染。
通过咨询,还能向医生请教护理的要点,以及当疾病变化时该如何处理。即使要上医院,也能心中有点数。
第二,主动、再主动地学习儿童咳嗽的科普知识。许多家长的恐惧与焦虑,是因为缺乏相关知识。家长要学会找靠谱的信息来源。
有些爸妈可能觉得在网上搜索百科类的问答比较方便,但这类信息的来源不一定可靠,家长不要盲目相信。
第三,不要频繁地更换医生,每次更换医生,医生都要重新开始了解咳嗽的诊断和治疗历史,不利于疾病的诊疗。在较长时间与咳嗽打交道的过程中,家长容易对首诊医生出现不信任的表现。往往是 1 周不能解决咳嗽的问题,就更换了好几位医生。
但频繁更换接诊医生或就诊医院,意味着许多检查要重复进行,医生的诊疗思维要重新建立,这对宝宝、家长都没有好处。
慢性咳嗽如何家庭护理?尽管咳嗽是一种症状,但是能导致这种症状的疾病有数十种。针对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除了及时就诊之外,在家爸妈们可以这么进行护理:
1. 提高宝宝免疫力
洗手是提高孩子免疫力最简单的方式,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要勤洗手。
出门在外,自备餐具和免洗手消毒液也是可靠的方法。避免前往人群集中的场所,戴上口罩等自我保护措施都是可靠的方法。
2. 避开过敏原
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家居室内每天开窗通风、卧室除螨、勤晒床单、居家空气的紫外线消毒都可以减少室内空气的粉尘、螨虫、细菌与病毒。
如果父母或其他家人中有抽烟,需要禁止在室内抽烟,如果能戒烟,不论是对孩子还是对自己,都更好。
过敏体质的孩子,可在家常备一些抗过敏的药。
3. 使用家庭洗鼻器
对于患有鼻窦炎、鼻后滴漏综合征的患儿,可以用家庭洗鼻器。
掌握正确的洗鼻方法,经常清洗鼻腔,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咳嗽的症状。
4. 家庭雾化很重要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家庭雾化仪也是良好的家庭护理方法。特别是偶尔干咳,以及刺激性干咳的孩子,常作生理盐水雾化,有利于湿化气道。
通过雾化能将药物、水分气雾成小分子的状态,除了方便易行之外,更重要的是有如下这些好处:
水雾可稀释痰液,利于孩子咳出痰液;
可减少同期口服药物的剂量。
慢性咳嗽不可怕。要多听医生意见,做好家庭护理,力争让每一个宝宝都能摆脱疾病的煎熬,健康成长。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