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之间的成长是怎么进行的?80%的妈妈都是从向他人请教、从书本电视等途径学习、他人主动指导的、在带孩子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来的这四项中成长的。
是的,带孩子一路而来,总是缺不了那些过度“热心”的人。
木木的儿子轩轩6岁了,非常调皮捣蛋,在班级里也比较引人注目,新学期开家长会时,看着轩轩满场疯跑,有家长给木木提意见:
“你这孩子要花时间管管,这么小就如此调皮,长大了可不得了。”轩轩在家里也是这样,上窜下跳,根本都控制不住,木木听着大家的意见,不知道心里哪里就来了一股火,朝孩子大声道:你就不能消停一下吗?
“天哪,木木,你对孩子太严格了点吧,孩子这么小,你这样他不一定懂你要表达的意思。”木木突然迷茫,不知道要怎么处理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了,“热心”的人们无论木木做出怎么样的行为,都会给出不同的意见,而且说得都有一定的道理。
这让我想起,刚工作的那段时间,女儿被带回了老家由公婆协助带。
当我每周末回家时,周边的人就会向我“告状”:
“辰辰(女儿小名)啊,现在已经不是小时候的样子了,说她两句她就会表现出不高兴。”对于这样的批评,我从来都不给予回应,我不会因为他人一说,马上反过来教育孩子。
有一次,吃面的时候,辰辰发出了吸面条的声音(你懂的,小孩子认为这样是好玩的),婆婆的两个朋友刚好在家中玩,于是开始批评孩子这样吃面太不雅,并不断的调侃着,女儿意识到大家都在说她,就停下了动作,嘟起了嘴(生气了),但没有人觉得她生气了,而是还在不停的说“小孩子怎么可以这样”等等。
在当时那样的氛围下,我并没有跟着大家一起批评女儿,我直接抱着孩子离开了,听到后面大家说我怎么能这样溺爱孩子,会把孩子宠坏的。
而我,真想大声的向她们宣告: 对不起,我就是要这样爱着我的孩子。我爱她的方式,不包括大家批评她的时候,我也要跟大家一起批评她,而是我会拥抱她,让她知道,哪怕她犯了错误,妈妈依然会站在她身后,只是事后,我会认真的告诉她,行为的对错。
其实,木木的困惑不难理解。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认为对的育儿方式,对身边人指点迷津也是常事。但他人认为的育儿真理、书本及电视上所说的这些只能当作一种参考,让你多维度的认识及尝试找到最适合你与孩子间的互动模式。
罗素曾说:对孩子来说,父母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
要想成为最令孩子信服的父母,一定是与孩子保持着融洽的亲子关系,勇敢承认你就是如此爱着你的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这样孩子才能展翅飞翔。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