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再高,也要往下跑。
12秒的主震过后,仍不能掉以轻心,要当心余震带来的危害。余震虽然能量不及主震,但叠加起来,经过多次打击的建筑物可能就承受不住了。因此,主震后无论如何都要从建筑物内迅速撤离到户外。
注意:
1、撤离时,应选择楼梯,千万别乘电梯。可以将身边较软的物品顶在头上,也可用手护在头上。
2、当被卷入混乱的人流不能动弹时,要用肩和背承受外来压力,随着人流移动而行动。弯曲胳膊、护住腹部,脚要站稳,以防被别人踩到或挤到墙壁、栅栏旁边去。
3、撤离到户外后,不要停留在楼房、电线等周围,尤其是城市里楼房间距较窄,如果驻足停留,很容易被坠落的物体砸伤,应尽快跑到空旷的平地上等待救援。
4、网上曾有传言说,地震时住在高层的人应转向楼顶跑,以免往下跑来不及,被压在废墟下。这种做法大错特错,地震时无法预测楼房的倒向,因此不论住在几层,都要向楼下跑。
伤口止血很重要,安全逃生后的救助同样重要。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在专业医护人员赶来之前,及时、正确的急救护理是挽救生命、减少伤残的保障。
1、如果发现身体有创口:
一是可以将软布直接覆盖在伤口上;二是当出血量大,有血管创伤时,需将手指压在伤口出血之上的主动脉部分,按压力度要适中,压迫10~15分钟,尽可能抬高患处,减慢流血速度。
2、如果身体出血,这样应对:
若是前臂出血,手指按压肘窝处动脉;伤口在肘部,压迫上臂中段内侧肱动脉;手指出血,用拇指和食指压迫手指两侧血管止血;大腿出血,应屈起大腿,用拇指压住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侧的股动脉;小腿出血时,应用拇指压迫腘窝处(膝关节后打弯处)动脉;足背出血时,在内踝后侧跳动的地方用手指压迫即可。
3、如果颈椎、脊柱、腰部等部位疼痛:
在没有专业救援人员在场的情况下,一定不要急于包扎固定,否则有可能造成瘫痪;在有医务工作者指导的情况下,才可以将伤员平稳地抬到坚硬的门板上;如果四肢骨折,可以用夹板对其进行简单固定,以避免因运动而使损伤加剧;骨折处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住,并且要露出指、趾尖,便于观察血液循环。
4、如果被困或被压:
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大喊、乱动,以防造成坍塌或耗费体力,可以稍微活动一下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听见来人再喊救命;观察哪里的支撑结构比较强,并向那里慢慢爬行移动,同时,注意不要碰到不稳定的结构,以防坍塌;有条件的话,可以抠出一个透气孔,有利于吸入更多氧气,但前提是,一定不要影响整个支撑结构的稳固。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