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母婴健康>分娩>产前准备>分娩期保健注意事项,七大保健要点做好了吗

分娩期保健注意事项,七大保健要点做好了吗

2017年09月22日 17:00阅读次数:230
标签:产前准备
分娩期保健需要注意什么?孕妈如何做好分娩期保健?分娩期保健(intrapartum health care)是指从临产开始到胎儿胎盘娩出期间的保健和处理,是围产期保健中的关键环节。下面看看分娩期七大保健要点做好了吗?

分娩期保健需要注意什么?孕妈如何做好分娩期保健?分娩期保健(intrapartum health care)是指从临产开始到胎儿胎盘娩出期间的保健和处理,是围产期保健中的关键环节。下面看看分娩期七大保健要点做好了吗?分娩期孕产妇的生理、心理负担重,体力消耗大,容易出现母胎并发症,产科医护人员必须重视分娩期保健的重要性,做好分娩期保健,以确保母婴安全,顺利度过分娩期。

分娩期保健新模式

近年来,由于医疗技术迅速发展,分娩期保健的水平和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目前分娩期保健存在过度医学化的趋势,医务人员占据主体地位,孕产妇自身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忽略了多数妊娠与分娩是人类繁衍的自然过程,只有因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出现病理状态时才需要进行医学“干预”;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模式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生理健康需求到需要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全方面支持。目前提倡社会心理模式与医学模式并举,充分发挥孕产妇自身的主动性,形成以孕产妇参与为主,医疗干预为辅的分娩期保健新模式。

(一)医学模式

在整个产程的观察和处理中,重点将“六防、一加强”落实。六防:第一产程的保健重点是防滞产和防胎儿窘迫,第二产程的保健重点是防新生儿窒息、防产伤、防出血及防感染,第三产程的保健重点是预防产后出血。一加强:各产程中均需加强监护和处理。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重点观察宫缩频率、强度,宫口扩张程度、速度,先露下降和胎心率变化情况。

1.防滞产 总产程大于24小时称为滞产(prolongedlabor)。决定分娩的因素为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分娩全过程。但子宫收缩力是一个可变力,任何因素异常都会影响子宫收缩力引起滞产,如胎儿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导致的胎儿先露部下降受阻、产妇精神过于紧张、子宫肌纤维被过度伸展等。这要求产科医务人员能及时发现异常,采取恰当处理,使产力恢复正常。常用的方法有:①合理应用镇静剂:如孕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导致不能正常休息引起的不协调性宫缩乏力或由某种原因导致潜伏期延长时使用镇静剂,可将不协调性宫缩变为协调性宫缩,缩短产程;②合理应用催产素:出现宫缩乏力者,可给予小剂量缩宫素静滴加强宫缩,使产程顺利进展;③人工破膜:进入活跃期后若羊膜囊张力大或胎心减速,在排除头盆不称和隐性脐带脱垂后可行人工破膜,可加速产程及观察羊水性状,了解胎儿宫内状况。此外,胎儿大小、胎位及有造成分娩困难的胎儿畸形都常使胎头下降受阻,通过产道时发生困难。如胎儿双顶径过大导致的头盆不称、持续性枕后位等异常情况,可选择剖宫产术娩出胎儿。四因素中产道因素是固定因素,包括骨产道和软产道,需在临产前通过阴道检查、骨盆内、外测量对产道情况做出正确评估。如遇骨盆形态明显异常或骨盆径线明显狭窄时,可行择期剖宫产术,以防因滞产给母婴带来损伤。如未发现明显异常,原则上均允许经阴分娩,重点观察宫缩、宫口扩张、先露下降,并绘制产程图。

2.防胎儿窘迫 胎儿窘迫( fetal distress)是指在胎儿期因各种原因使得母儿血流之间的气体交换发生障碍,导致胎儿急性严重缺氧、高碳酸血症(脐带受压时)、严重的代谢性或混合性酸中毒和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系统受抑制,表现为胎动减少、胎心率异常、羊水胎粪污染等征象,严重者可导致胎死宫内。目前当胎儿窘迫发生时,采取宫内复苏或立即娩出胎儿进行新生儿抢救一直是产科争议的焦点问题。若宫口开全,应立即娩出胎儿进行抢救;若宫口未开全在抑制宫缩,进行宫内复苏的同时,积极准备剖宫产术;若胎心率>180次/分或<110次/分,伴羊水过少,胎儿监护出现频繁晚期减速或重度变异减速者,应立即行剖宫产术。宫内复苏包括:①改变体位:嘱孕产妇左侧卧位可改善胎儿血流量和供氧情况,对疑有脐带脱垂者可抬高臀部;②间断高流量面罩给氧:可提高血氧含量,改善胎儿缺氧;③抑制宫缩:对缩宫素应用不当引起的强直性子宫收缩,应停用缩宫素,必要时应用宫缩抑制剂。

3.防产伤 会阴裂伤是阴道分娩较常见的软产道损伤之一,如损伤严重导致出血过多可危及产妇生命。会阴裂伤的原因有很多,如孕产妇年龄过大或过小、骨盆发育不良、外阴阴道炎症、巨大儿、胎位异常、急产、胎头吸引术、产钳助产等,因此应做好孕期宣教工作,鼓励孕产妇合理营养饮食,适当锻炼,控制体重,妊娠期间发现胎儿大或既往分娩巨大胎儿者,应检查孕产妇有无糖尿病以对症处理;及时诊治外阴阴道炎症;临产时必须严密观察产程,认真描记产程图,防止宫缩过频,急产;早期发现产程异常,选择适时适宜的助产手术,不贻误也不过度干预。如需行阴道手术助产,应先行会阴切开。接产时应始终注意协助胎头以最小径线通过产道,并注意控制胎头娩出的速度。对初产妇,尤其胎位不正,如臀位、胎儿巨大或虽已临产但胎头尚未入盆等情况提前入院为宜。

4.防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 neonatalasphyxia)是指胎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为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障的主要原因之—,应积极抢救。新生儿有可能窒息或已经发生窒息时,应及时清理呼吸道。胎头娩出后立即自鼻根部向下颏挤压,清除口鼻部羊水及黏液,胎儿娩出后立即用无菌吸痰管吸出口、咽、鼻内的分泌物。如果窒息严重,初步复苏后心率<100次/分,呼吸暂停或喘息样呼吸应立即给予正压人工呼吸(CPAP)。如为足月儿,复苏开始时用空气,若90秒后没有显著改善者,应改为100%氧;如为早产儿,一开始正压通气的氧浓度在空气和100%氧之间,当氧饱和度逐漸达到95%时停止用氧。如正压通气后仍未好转或心率<60次/分,立即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并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刺激心跳,首选1:10000肾上腺素0.1-0.3ml/kg静脉给药,在静脉途径未建立之前,可1:10000肾上腺素0.5-1.0ml/kg气管导管内给药,必要时可重复,当心率>100次/分,皮肤黏膜转红润,缺氧症状缓解后停用。此外保暖也是抢救新生儿窒息的重要措施之一。发生窒息的新生儿呼吸循环差,刚出生又损失大量水分,极易产生体温平衡紊乱引起低体温,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损害,故为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各种复苏措施均应在保暖下完成。对于孕周<28周或体重<1500g的早产儿,娩出后身体不擦干,颈部以下用塑料膜包裹或放人塑料袋中,放在辐射保温台上进行复苏或观察,同时应检测体温,避免高温。此外,产房温度也要适宜,尤其对于早产儿,产房的温度应在26℃以上。

5.防出血 产后出血(postpartumhemorrhage)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有重度子痫前期、妊娠期贫血、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巨大儿、妊娠合并慢性全身性疾病、子宫发育不良、既往多次刮宫或有产后流血史等,为预防产后出血,基层医院应将高危孕妇转到有输血及急救条件的医院住院分娩。孕期及产时无高危因素者也可发生产后出血,对正常孕产妇产时未见异常,产后也应密切注意阴道出血量及宫缩情况,要常规肌注缩宫素及按摩子宫,防止产后出血。出血较多者在子宫按摩的同时,继续应用宫缩剂,可用缩宫素、前列腺素及神经垂体激素等。如宫缩仍无好转,持续流血,可选用宫腔纱布或水囊(气囊)填塞、B-Lynch缝合、盆腔血管结扎等措施,具备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条件者也可行动脉栓塞止血。如果已使用各种足量的缩宫药和采用了各种保守性手术,仍存在子宫收缩乏力、持续出血,血源不充足危及生命时可行急症子宫切除术。

6.防感染 产褥感染(puerperalinfection)是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其发病率为6%。过去产褥感染、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及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产褥感染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已经明显下降,但仍有严重感染病例发生,因此还应重视产褥感染。产褥感染的发生有内因与外因,内因是孕产妇全身或局部防御功能低下,如孕产妇体内细菌数量、毒力增加时,由非致病菌转化为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外因指外界病原体入侵生殖道,如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一种少见但可能致命的疾病,创伤常是链球菌侵入的门户。因此,应注意从孕早期开始加强营养,防治贫血、纠正低蛋白血症,提高机体免疫力;产时避免软产道损伤以减少细菌侵入的门户等预防产褥感染的发生。此外,助产人员的手臂、孕产妇会阴部及新生儿脐带等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并严格消毒产包与器械、分娩房间的空气及产床等,严格杜绝医源性院内感染。如果剖宫产术后持续发热或产后2-3日低热后突然高热和(或)疼痛、异常恶露,应考虑产褥感染的可能。医务人员应详细询问病史及分娩全过程,并仔细检查腹部、盆腔及会阴伤口,确定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确定病原体,经有效抗感染的同时对症治疗。

7.加强产时监护 分娩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每个时期都应该加强监护。临产后产科医务人员对孕产妇应严密观察产程,绘制产程图;对胎儿应用胎儿电子胎心监护仪监护胎心及宫缩。如孕产妇患有妊娠合并症,如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肝脏疾病等,孕期应积极治疗,并在临产后产科医务人员与内科、新生儿科医生密切配合做好孕产妇和新生儿监护和抢救工作。对于正常孕产妇仍不能排除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可能,就要求医务人员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并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产程,确保母婴安全。

(二)社会心理模式

分娩对孕产妇来说是个巨大的应急反应,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和抑郁。分娩应激反应是孕产妇对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素作用于身体时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应激状态的孕产妇心理承受能力下降、自我评价下降、自控力降低或丧失,表现在:担心胎儿性别、发育情况;担心分娩能否顺利,害怕分娩时的宫缩痛;害怕医务人员冷漠的面孔或语言刺激;害怕陌生的分娩环境;担心经济费用;这些负性情绪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儿茶酚胺大量释放,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多,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导致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甚至发生胎儿宫内窘迫,以致不能顺利分娩。因此,在产后较长时间内注重孕产妇心理及身体因素的改变显得尤其重要。良好的社会支持可对应激状态下的孕产妇有缓冲保护作用。产前要对孕产妇及其丈夫、公婆、父母等家庭成员进行有关心理卫生宣教,正确对待胎儿性别,让孕产妇在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下,轻松愉快、全身心准备分娩。Waldenstrom等人发现,接受更多产科干预和负面生育经验的孕产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一种应急状态,不利于产后恢复。因此目前“Doula分娩”已经作为一种新的分娩方式在国内迅速开展并规范起来。从孕产妇住进医院待产开始,医务人员就会陪伴在旁边,解释孕产妇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对孕产妇进行分娩知识的宣教,使孕产妇对分娩充满信心;临产后要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及时发现产程异常并及时处理;教会孕产妇如何在宫缩期间分散注意力;给孕产妇进行穴位按摩、帮助孕产妇更换或改变体位使孕产妇处于最舒适状态;宫缩间歇期鼓励孕产妇进食和饮水,保持足够的能量;必要时给予一定的镇静剂或镇痛剂。产后,医务人员陪同产妇一起回到病房,进行两小时的母婴健康观察,并指导产妇和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及时给予产妇赞美的语言使产妇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提供新生儿护理及预防接种知识。通过开展“一对一”全程陪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孕产妇对安全、自尊、爱与归属的要求,充分调动了孕产妇与医护人员配合的积极性,缓解孕产妇恐惧和紧张心理,使之具有安全感、依赖感和主动感。

通过孕产妇与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加强产时心理护理,减少异常产程的发生,使孕产妇顺利度过分娩期,确保母子平安,真正体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爱母分娩”行动的实质,回归自然。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