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母婴健康>生活>焦点关注>金韵蓉:面对灾难,孩子的心理疏导很重要

金韵蓉:面对灾难,孩子的心理疏导很重要

2015年08月19日 09:54阅读次数:394
标签:儿童心理
无论是亲历灾难的儿童,还是被媒体报道间接刺激的小观众,都难免在心理留下关于灾难、伤害、死亡、离别的或深或浅的印记。而这个印记,需要我们成年人加以抚慰。

金韵蓉:面对灾难,孩子的心理疏导很重要

突发事件后,给儿童进行心理疏导、治疗的过程,相比成年人应该有什么区别?

金韵蓉:给成人做心理治疗时,医生通常会鼓励他讲出内心深处不敢面对的真相,并重现当时恐怖的情景。但这种方式不太适合孩子,因为孩子有自己特殊的时间表,他准备好了,自然会有所表达。帮他找到康复的方法,启动自我疗伤的能力更有效。另外,心理疏导人员应该先得到孩子的信任,让孩子感觉掌握了主动权,他才不会过于害怕,关闭心门。

对直接受到灾害冲击的孩子,我们应该做什么?
金韵蓉:大部分和孩子接触的人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心理培训,因此一些无意识的沟通方法可能让孩子受伤的心“雪上加霜”,比如,善意的“欺骗”;好奇地问起孩子不愿回忆的受伤经历和心情,这是对孩子的二度伤害;在情绪得到疏导前让孩子勇敢、坚强,这等于让孩子可能刚刚要冒头的情绪缩回去,让他们再次关上和外界沟通的通道;承诺他你做不到的事、替代不了的爱;对孩子表现出他很可怜、需要被同情的样子。这些是所有与经历了灾难的孩子接触的人要避免的行为。

大多数的非专业的人员对受灾孩子的最有效的帮助是什么?
金韵蓉:和孩子们建立情感和心灵上的联系才是最好的方式,比如和他们通信,重点是帮助消除他们“被抛弃”的感觉。

对于更多从媒体了解灾难的普通孩子,我们该什么对待?
金韵蓉:对待这些孩子也要很注意,要对他讲述清楚灾害发生的原因,告诉他灾难来了会有人保护他、帮助他,并且爸爸妈妈会一直在身边。此外,不要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吓唬他们说灾难会降临。

看到了灾难的报道之后,孩子总问“我们家的房子会不会没有了”“什么是死”之类的问题。父母应该怎么回答他呢?
金韵蓉:这是孩子在隐藏内心不安的情绪,同时也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透过混乱和无序找到自己可以理解的部分。这时候,爸爸妈妈应该对他的问题和对事情的理解表现出充分的耐心,这可以让他感觉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另外,应该以客观、诚恳的态度,给他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无论对于灾难亲历者,还是过多曝露在媒体报道中的家庭来说,下列原则都能在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干预和重建的过程中带来帮助。
1. 鼓励提问。倾听他们的问题和话语,针对让他们恐惧的事情,提供有帮助性的回答和安慰。当你不能回答某个问题时,直接告诉他,你不知道,并愿意和他一起寻找答案。
2. 回答问题时,答案要尽量客观、简洁。不要解释一大堆孩子没有问到的问题,把他想知道和需要知道的说完就行。
3. 按照他们的理解水平谈话。谈话或回答问题时,回避过于技术性的术语,并把握内容深浅度。
4. 找到真正让他感到不安的原因。温柔地鼓励孩子说出让他害怕的事情。他们也许担心有人会伤害他或者他的家人。
5. 认真对待并尊重孩子的恐惧感。不要强化也不要故意忽视。
6. 尽量调整好自己。不要把的消极、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孩子。
7. 避免孩子过多曝露在相关媒体报道中。父母要把握好度和量。
8. 给孩子尽可能多的身体接触,比如拥抱和亲吻。
9. 强调积极的一面。告诉他,只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大部分人都不会受到伤害。多对他讲述普通人在此期间的英雄主义行为。
10. 特别留意孩子行为。通过孩子的游戏和绘画,洞悉他内心深处的不安情绪,也可以让孩子在游戏或绘画的同时,告诉你他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这是向孩子澄清他心中误解、回答提问和给他们安全感的好机会。
11. 拟一份应急方案。为未来可能打来的灾难,草拟一份应急措施计划表,并让孩子充分参与,这可以让他得到更多安全感。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