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妈妈很是疑惑:明明我很少给宝宝吃零食,更别说含盐多糖、高热量、难消化的辅食了,可是为什么我的宝宝还是长得比别人家的宝宝落后一些? 朵妈猜测,很可能是宝宝的辅食中,经常出现那些看似很有营养,但实际上营养密度很低的辅食,比如以下这5种。 米汤或清稀饭 米汤、清稀饭被许多老一辈视为最佳辅食,宝宝上火了,消化不良了,厌食了,绝对不可错过米汤或清稀饭。 然而,米汤或清稀饭在儿科医生眼里,是糟糕辅食的代表!它们的糟糕之处在于,营养密度非常低,不过是一点淀粉+一点水,难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 另外,由于宝宝胃容量特别小,而米汤和清稀饭含有大量的水,宝宝吃了以后容易产生饱腹感,必然会影响奶量的摄入。如此一来,宝宝长期以米汤或清稀饭为辅食,就有可能会导致宝宝营养不良。 建议 别再给宝宝喝米汤了
小儿出生后4-6个月,是由单纯的母乳喂养为主向固体食物喂养过渡的生长发育时期,医学称之为换乳期。泥状食品是必需添加的食物,它是基本过渡的载体。 咀嚼功能必须通过学习和锻炼来掌握 关键时期不学“吃”,会造成咀嚼能力下降,使喂养困难,甚至拒食、厌食、偏食。幼儿不能摄入充分的营养素,会造成营养不良。小儿4-6个月时,添加泥状食物是从液体食物到固体食物的必经阶段。 适时给小儿添加泥状食品,不仅使小儿味觉感受的范围扩大,还会促进小儿口腔发育,为建立一生健康的膳食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常用的泥状食品,水果类有苹果泥、鲜桃泥、红枣苹果泥等;蔬菜类有混合蔬菜泥、银耳百合泥、红薯山药泥等;肉类有鸡肉泥、骨泥、鸡肉蔬菜泥、牛肉蔬菜泥等。 泥状食品添加原则 泥状食品添加原则: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少到多,循序
随着宝宝的慢慢长大,母乳的营养已经满足不了宝宝的成长所需,因此需要妈妈们适量的添加辅食,那么怎么样添加呢?为了妈妈们能添加辅食成功,在这里,亲亲宝贝小编告诉妈妈们几个有效的小妙招。 辅食添加的原则是从一种到多种,从少量到多量。开始喂宝宝吃辅食时,量是非常少的。比如在吃完母乳后,喂一到两勺米粉,喂1/4个蛋黄,或更少一些,随着孩子身体发育需要以及对某一种辅食适应了,可能吃的会多一些。 给孩子添加辅食应注意以下事项: 1、由少量开始,逐渐增多。当孩子愿意吃并能正常消化时,再逐渐增多。如孩子不肯吃,就不要勉强地喂。 2、辅食要由稀到干,由细到粗,由软到硬,由淡到浓,循序渐进逐步增加。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几个小妙招 3、要根据季节和孩子身体状态来添加辅食,并要一种一种地增加,逐渐到多种。如果孩子大便变化不正常,要暂停增加,待恢复正常后再增加。另外,在炎热的夏季
对于可以吃辅食的小宝宝来说,科学的添加辅食很关键,本篇资讯,我们就详细的来看看,到底宝宝辅食怎么科学添加?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一般来说,在4-6个月之间,只要你的宝宝做好了准备,你就可以开始给他添加辅食了。在此以前,母乳或配方奶就能够提供宝宝所需要并能接受的全部热量和营养。 宝宝辅食怎么添加? 一般的经验是最先从米粉糊开始,因为米粉糊不含面筋,和其他食物相比不易引起过敏反应。你应该先给宝宝喂奶,然后把米粉跟足够的配方奶或母乳混合成半流质的糊糊,给宝宝喂一两勺米粉糊。请你选用前端是软橡胶的婴儿汤匙,以免伤到宝宝的齿龈。刚开始只要在勺尖盛一点点米粉糊给宝宝吃就行了。 科学指导:宝宝辅食怎么添加 一开始,用1匙米粉兑四五匙母乳、配方奶或凉开水。可使用婴儿匙,但也有专家建议,可用洗净的手指喂宝宝——直接用手指蘸取米糊放进宝宝口中。不要期望宝
原标题:1岁半宝宝辅食:吃粥好还是吃米饭好?营养师教你辅食咋吃有营养 “1岁半的宝宝应该怎么吃呢,吃粥好还是吃米饭好?” 对于刚准备给娃添加辅食的家长来说,会比较发愁,不知道怎么添加;但到了1岁后,不少家长也还是发愁,不知道该怎么给宝宝吃营养辅食。 接下来,京妈就来和家长们说说1岁半宝宝该如何喂养。 1岁半宝宝辅食是吃粥好还是吃米饭好? 先来回答这个问题,一岁半的宝宝是吃粥还是吃米饭。 首先,到了一岁后,基本常见的食物都已经给宝宝添加,而且宝宝的咀嚼能力也比一岁前强了很多,基本日常的食物都能吃了,不管是粥还是米饭,都可以给宝宝吃。 但如果问:粥和米饭哪个更好? 都算主食,营养成分基本一致,不存在哪个好或哪个不好。 可以轮替着吃,不至于容易吃腻;
6个月~1岁的婴儿仍处于快速发育期。母乳仍然是婴儿重要的营养来源,但是它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已不能完全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即使是母乳喂养的婴儿,在他满6个月时,也建议给他添加辅食。 ※添加辅食喂养要点 奶类优先。继续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时可补充配方粉,奶的总量要达到500~800毫升。 逐渐让婴儿自己进食,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 定期监测婴儿的生长发育状态。 每次添加一种,每新加一种食物需7~10天的适应期,由少到多,循序渐进。 辅食中不用添加食盐,也不要加味精、酱油、醋、大料、葱、姜、蒜等调味品。 保证辅食的卫生和安全。 ※保证辅食的营养含量 婴儿的胃容量较小,8个月时也只有约200毫升的容量。因此,辅食要有一定的浓稠度,并富含营养,否则婴儿即便吃饱了也会营
有了宝宝以后,父母们最希望的就是宝宝要健健康康的成长,千万不要生病。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简单方法,可以提升宝宝的免疫力,让宝宝远离疾病的侵扰。 妙计1:母乳喂养——人生的第一次免疫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能增加婴儿机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可防止婴儿受病毒的侵入而生病。可以说母乳是人生的第一次免疫,因此不要错过给宝宝母乳喂养的机会。 母乳中什么成分有助于保护婴儿? 抗体 母乳中含有被称为免疫球蛋白的抗体。母亲通过摄入、吸入或其他方式与病原体接触时,体内产生抗体。她所产生的每种抗体对抗原都有特异性,这就是说,这种抗体只与它所针对的那种抗原结合,而不会浪费时间攻击无关的物质。因为母亲只是针对她所处的环境中的病原体产生抗体,所以宝宝在出生后最初的几周内,从母亲获得所需的保护作用,能够抵抗这个阶段宝宝最
宝宝什么时候添加辅食?喝配方奶的宝宝5-6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添加辅食了。那么第一次给宝宝添加辅食,宝妈要注意什么呢?一起接着往下看吧。 通常宝宝在满4-6个月大期间,将开始接触母乳或者牛奶以外的食物。新手妈妈应避免过晚添加辅食,若是全母乳哺喂,则建议在6个月大之后添加,但不可晚于9个月大。因为6个月之后母乳中的铁质含量不足宝宝身体所需,若只是纯母乳哺喂至9个月大,而没有其他的营养来源,宝宝易有缺铁性贫血。 一、奶粉喂养的宝宝,5-6个月时应开始添加辅食 喝配方奶的宝宝,可以从5、6个月时开始添加辅食。第一次添加辅食,须注意应该避免给宝宝喝果汁,建议可以从米糊、米果开始。待宝宝6个月大,吞咽功能较好之后,就可直接尝试果泥、蛋黄、稀饭、鱼等半固体食物。 鉴于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很多妈妈会将果汁当作辅食给宝宝喝。不过,如果想要摄取水果中
大话“辅食经” 前辈妈妈们的实战回忆 对于这个话题,亲身经历过的妈妈们是最有发言权的了。她们分别是从几个月时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在添加辅食之前,是不是每一位宝宝都出现了征兆呢? 没有征兆 宝宝姓名:张丛丛 性别:女 出生年月:2005.7.29 在添加辅食前,宝宝没有什么征兆,四个月开始听从医生教导对宝宝增加辅食。 宝宝姓名:林鑫泳 性别:男 出生年月:2005.8.3 鑫泳是三个月后添加辅食的,没有什么征兆,只是为断奶做准备,锻炼宝宝的吞咽能力。 宝宝姓名:晨晨 性别:男 出生年月:2005.10.22 我看到育儿书上说,宝宝4个月开始便可以添加辅食,便按照书上所说,在他4个月开始给他吃一些米粉、蛋黄、水果之类。 宝宝姓名:张一炀 性别:男 出生年月:2005.10.5
鸡丝凉拌面 【主料】 细面条(细挂面、切面均可)、熟鸡丝、绿豆芽各适量。 【辅料】 葱、蒜、醋、酱油、芝麻酱、香油、味精各少许。 【制作方法】 ①面条下入开水锅中煮熟。煮时水要宽、火要大。面熟后捞出,摊在大盘里晾凉。淋上香油,用筷子挑拌均匀。装入碗中。②绿豆芽放入开水锅中烫一下,烫到八分熟(没有豆子生味即可)捞出用凉开水冲一下,挤出水分,放到面条上面。再撒上鸡肉丝。③蒜捣成蒜泥、葱切成末,芝麻酱用水拌开。④把芝麻酱、蒜泥、酱油、醋、味精等调料一起倒入面条上,咸淡要合适。用筷子拌匀即可食用。 【特点】 此面条清淡爽口,面滑菜脆。适合夏季食用。拌面的菜,可用黄瓜丝、莴苣丝等脆菜来拌。芝麻酱是含高铁、高钙、高蛋白质的儿童极好的营养品。用芝麻酱拌面,吃起来别有风味。 炸酱面 【主料】 面条、豆瓣酱或甜面酱(可根据幼
在宝宝辅食添加的过程中,新妈妈必须用心的做一些营养又美味的食物,这样才能让宝宝爱上辅食,在这里,亲亲宝贝小编就推荐11款营养又美味的辅食,新妈妈赶紧来学习吧。 米粉 原料:1匙米粉,温水 做法:1匙米粉加入3~4匙温水,静置后,用筷子按照顺时针方向调成糊状。 米汤 原料:大米 做法:将锅内水烧开后,放入淘洗干净的200g大米,煮开后再用文火煮成烂粥,取上层米汤即可食用。 学做11款营养又美味的辅食 功效:米汤汤味香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维生素C、维生素B等。 青菜泥 原料:青菜 做法:将适量青菜叶洗净,加入沸水内煮约1~2分钟后,取出菜叶用粉碎机粉碎,或在铜丝网上研磨,滤出菜泥。 南瓜汁 原料:南瓜100g 做法:南瓜去皮,切成小丁蒸熟,然后将蒸熟的南瓜用勺压烂成泥。在南瓜
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只靠母乳是不够的了,这时,爸妈们要给他添加辅食了。辅食直接影响到宝宝营养补给和生长发育,所以,添加辅食也要有科学规划! 辅食添加的作用 一是添加的营养素弥补单纯奶制品的不足,促进孩子健康生长;二是训练孩子胃肠道功能、咀嚼等生理功能。 其中第一条非常重要。所以最早添加的辅食,应该与孩子生长到4-6个月营养素需求有关。 辅食添加到底什么时候开始? 由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中指出:从6个月开始,逐渐给宝宝及时合理地添加一些非乳类食品。 也就是说,辅食添加要从宝宝满6个月开始。 不过这仅仅是从群体指导层面给出的一个参考时间。具体到每个宝宝来说,需要根据他的个体发展程度和肠胃适应能力来具体分析,而不是依靠预定的时间表来进行。
很多宝宝已经在吃辅食了,那么你知道辅食应该给孩子吃些什么吗?这几种辅食,宝宝越吃越瘦! 你家宝宝添加辅食了吗? 如果是纯母乳喂养,6个月添加辅食,如果是奶粉喂养,或者是混合喂养的,那么4个月就可以少量添加辅食了。 可是,有的宝宝自从吃了辅食以后,反而越来越瘦了。 这是怎么回事? 这就需要看看宝宝的辅食了。 说实在的,新妈妈学做饭,是从给宝宝添加辅食开始的。 妈妈们认真学做辅食的样子,真的很美! 不过,如果辅食搭配不好,做法不对,会影响宝宝对营养的需求。 下面这几种常见的辅食,其实营养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好。 大米汤 这是每一位妈妈都会做的辅食。 大米的主要营养成分为:碳水化合物,糖,少量维生素B族等,属于低营养的辅食。
宝宝喝的水和大人的有什么不同?父母如何为宝宝选择放心的饮用水?各种不同的水质对孩子都有哪些影响?宝宝喝水也是门大学问呢!专家提醒父母,喝出健康宝宝,需要从小做起。 1、婴幼儿每天对水的需求和成人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婴幼儿需水量和含水量与成人不同,另一方面,婴幼儿的代谢、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人体内含水量:成人55%,新生儿80%,0~3岁婴幼儿70%~75%。每日的需水量按体重来说,成人50毫升/公斤;0~1岁婴幼儿150毫升/公斤;1~3岁婴幼儿100毫升/公斤。如果水分不足,容易发生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 2、宝宝的饮食中所需要的水分也要比成人多,只要成人能够饮用的水,婴幼儿
随着宝宝的渐渐长大,到了某一个阶段后,妈妈们便可以进行适当的辅食添加了,但在这里,亲亲宝贝小编要提醒妈妈们的是,辅食添加一定要小心以下这五个误区,一起来了解下吧。 误区一:宝宝四个月了,应该添辅食了。 是否应该添加辅食,也不是看月份牌,而是看宝宝是否准备好了接受辅食。过早添加辅食,对于宝宝的健康有百弊而无一利。 误区二:不及早添加辅食,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良。 如果说开始添加辅食对于宝宝有什么补充,重点不在营养,而是宝宝胃口大了,单纯依靠母乳已经不能够吃饱,需要额外的食物。在一岁之内,宝宝的主要营养来源是母乳,而不是辅食。 误区三:添加辅食后,就应该给宝宝断奶。 有些宣传手册上把辅食称为“离乳食品”,建议母亲将辅食替代母乳,这是不正确的信息。辅食之所以称为“辅”食,正是因为它是辅助母乳的食品,绝非取而代之。
前有婆婆妈妈等长辈支招,后有朋友圈各类喂养知识轰炸,让你都搞不清楚这些信息的真真假假。是啊,关于辅食喂养的各类谣言真的不要太多,估计每个妈妈都会听过那么几个,被搞得晕头转向。 作为过来人,小编在辅食喂养上也中过几招,今天就总结出几个常见的辅食流言,让妈妈们少走些弯路! 坑娃,这些辅食常识竟都是错的 流言一:米汤容易消化有营养 当宝宝开始吃辅食时,家里的长辈就会告诉你,煲点米汤吧,有营养好消化!即使你买了营养米粉给孩子吃,长辈也会唠叨着自家做的米汤营养不输营养米粉,也更放心可靠…… 然而,被长辈们高看的米汤并没有那么神奇,它甚至被营养学家称为最糟糕的辅食之一,原因则是营养价值非常低! 大米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本身蛋白质含量并不高,再把它熬成汤营养价值就更低了。平日里宝宝喝米汤,基本就是喝水喝饱了(米汤含水多),并
对于初次添加辅食的宝宝来说,妈妈一定要知道婴儿辅食添加的顺序,只有正常的掌握这些顺序,才有助于宝宝成功的接受各类辅食,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来看看,婴儿辅食添加的顺序都应该是如何的。 从种类讲: 应按“淀粉(谷物)——蔬菜——水果——动物”的顺序来添加。首先应添加谷类食物并可以适当地加入含铁的营养素(如婴儿含铁营养素米粉),其次添加蔬菜汁/泥,然后就是水果汁/泥,最后开始添加动物性的食物(如蛋羹、鱼、禽、畜肉泥或肉松等)。 建议动物性的食物添加顺序为:蛋羹泥、鱼泥(剔净骨和刺)、全蛋(如蒸蛋羹)、肉末,注意不要用蛋羹去代替含铁的婴儿米粉来给婴儿补充铁元素,同时也不要再宝宝未满6个月的时候去添加含肉的辅食。 从数量讲: 应按由少到多的顺序,一开始只是给宝宝试吃与品尝,
在6个月左右,大多数的宝宝就可以接受辅食了。这时宝宝会对固体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见到大人吃东西,宝宝往往会跃跃欲试。妈妈们也该开始着手收集有关如何为宝宝更好添加辅食的各种信息了。 辅食添加顺序 关于如何更好地为宝宝添加辅食,不论是坊间、网络流传的,还是儿科医生传播的,观点非常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儿科教科书中的辅食添加顺序 4-5个月 添加蔬菜水 6-7个月 添加五谷和蔬菜 7-8个月 添加一些肉类 蔬菜水→五谷→根茎类蔬菜→茎叶类蔬菜→肉类→水果→蛋黄→鱼虾类 同时为了保证宝宝多吃蔬菜并减少过敏的几率,建议延缓添加水果和鱼虾、蛋黄的时间。这种观点现在也依然流行。 那么事实上,这样严格的辅食添加顺序,是不是对宝宝的健康更有益呢
1、主食类 谷类、淀粉类食物,很容易消化和吸收,且不易致敏。很多妈妈给宝宝添辅食时首选米粉、稀粥等谷类、淀粉类食物,这是正确的。 但过分注重营养的妈妈们常常会犯“过犹不及”的错误,偏向于选择精细的谷类食物。其实精细的谷类食物里,维生素已经遭到了破坏,特别B族维生素减少了,减少这类摄入会影响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精细谷类也会损失铬元素从而而影响宝宝视力发育,成为近视眼的一大成因。所以不能只吃精细谷类,妈妈们准备主食时要适当挑选宝宝可以接受的各类粗粮。 2、荤食类 荤食类食物富含铁质和蛋白质,通常都被认为非常有营养。妈妈们将肉炖至酥软或者撕成细丝,都有利于让宝宝顺利吃下去。不过下面列举几种食物,在辅食的初阶段暂时不要给宝宝: 蛋清 鸡蛋清中的蛋白分子较小,有时能通过肠壁直接进入婴儿血液中,使婴儿机体对异体蛋白分子产生过敏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