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没多久他爸来电话让我们下楼的时候,困困正玩的高兴,不想扫孩子兴,于是跟困爹商量:要不多让她玩5分钟?你先去开车在商场楼下等我们。
很平凡很普通的场景对不对?可是你们知道吗?困爹居然当场就来了句:“你脑子有病吧?你是傻的吗?你不知道楼下保安不让停车吗?”
明明稍微有点耐心说一句,“楼下保安不让停车,先下来吧”就完事的事情。
气的我又把他屏蔽了,正好这几天杭州出差,让他自己好好反思反思!因为每每这种时候,我都无法淡定!
你们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事情呢?明明可以好好说的话,偏偏要用最伤人的方式说出来,还是对最亲的家人!
仔细想想,好像我们总是把最差的耐心和最坏的脾气给了最爱我们的人,比如父母,比如孩子,比如爱人!
我们不自觉的就把他们当成了我们情绪的垃圾桶,是因为知道他们爱我们所以会轻易原谅我们吗?
但我们是否知道,正因为爱你,所以更容易被你伤害啊!就比如困爹,很多时候他不说话还好,一说话就总要奚落我几句或者高八度的嗓子吼几句才舒坦似的。
或许你们看到这里,可能还会劝我说:“哎呀,他也不是有心的啦,他可能就是这种性格,别在意!”说的轻松,那因为是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不然换你来试试?!!
我怎么可能不在意呢???
我有个朋友,性别女,已婚已育,在朋友圈素以“好脾气,有耐心”而闻名,不过有一次我去她家玩了一个下午后,就再也说不出“你脾气真好”这样的话了。
因为,她对她老公,真是感觉说的每一句话都带刺啊!
举几个例子吧!
一岁的孩子拉屎在裤子上了,她让她老公去衣柜拿条裤子来给孩子换上。
然后她老公问她:“要拿小内裤吗?”
朋友很自然的来了句:“你眼瞎了啊!都拉脏了,你说要不要拿?”说完还特别郁闷的嘀咕了几句:“做点事都做不好,真是的!”
明明一句“要或者不要”就能解决的问题,就因为朋友不好好说话,结果弄得两口子都不愉快。
何必呢?
还有做菜的时候也是,因为朋友买了很多菜回来,所以她老公多问了一句:“要炒几个菜?”
朋友也是不耐烦的回答:“你自己看着办啊,不要什么事都问我行不行?”
事后我很八卦的问她:你是不是不爱你老公啊?她很震惊的告诉我:“怎么可能不爱呢?我可喜欢他了,你怎么会这么觉得?”
“那你怎么那样跟你老公说话啊?他听了该多不舒服啊!”
“哦,习惯了!改不了了啊!”
习惯了?不知道是不是困爹也是习惯了那样跟我说话?虽然即便说完以后可能也意识到了自己说的太过分,可下一次还是一样脱口而出。
又或者,可能在你跟你爱人如此“毫无顾忌”的说话时,你甚至都没意识到自己已经伤害了对方?
有人说:所谓夫妻恩爱,就是彼此好好说话!
我对此一直深以为然!
说话这么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好,又谈什么深爱呢?如果真的爱对方,又怎么舍得一次又一次用语言去伤对方的心呢?不是都说“语言是会杀人”的吗?这种“语言暴力”带给对方的心理伤害,和打你一顿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设身处地的想想,如果对方也用那样冷冰冰的、嫌弃的、用吼的不耐烦的语气跟你说话,你会是什么感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啊,我们结婚不是为了找一个情绪垃圾桶,夫妻之间原本就是独立的个体,有属于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所以啊,老公也好,老婆也好,真的不应该太任性,如果你真的爱对方,就听我的:每一句话,记得都要好好说!
但愿所有看到文章的人,都能改掉你的“语言暴力”。如果我们都能把好脾气和好耐心带给别人,对心爱的人,为什么要吝啬呢??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