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母婴健康>宝宝护理>宝宝呵护>孩子为啥闹?妈妈怎么办?|0-6岁幼儿情绪问题全解析(上)

孩子为啥闹?妈妈怎么办?|0-6岁幼儿情绪问题全解析(上)

2016年11月07日 16:33阅读次数:278
孩子为什么会闹?会发脾气?宝妈们都知道孩子闹脾气的原因么?接下来分享0-6岁幼儿情绪问题全解析上篇,宝妈们可不要错过哦~

了解0-6孩子的心理特点及表现,读懂孩子的心

Part01.孩子情绪问题的表象原因
0-3岁小幼儿
研究发现:0-3岁小幼儿的大脑与成人的大脑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对事物的感知方式与成人不同;注意力是发散式的;没有自传式记忆;执行控制能力很弱;右脑感知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弱等方面。有时候家长会反馈想带孩子去玩一个特别好玩的事,可是当跟孩子沟通时,孩子却怎么也不愿意去,这其实就是孩子没有自传式记忆的表现之一,因为孩子只停留在当下,而不具备预知即将发生的事情的能力。
小幼儿的大脑完全被杏仁核所劫持发,他们发脾气哭闹,受情绪脑所控制,这是他们的能力所决定的。负责自控的上层大脑需要到25岁左右才能建造完成。

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和表现形式:

  • 0——1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会自己睡觉、怕生、分离焦虑、不被满足就生气、扔东西。他们忙于探索自己和世界,没精力发展社会性,不太闹,属于更纯粹的自然人。
要培养0-1孩子的情绪管理,家长应该做到高回应、同步互动。持续的连接互动,会让孩子感觉到世界的有趣性,从而促进孩子与妈妈安全型的母婴关系的建立。同时,家长要保持对孩子的敏感度,比如当孩子疲惫时,家长就应该停止互动。
  • 1——2岁

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情绪问题主要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自己自由探索,并和外界产生了冲突。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孩子睡觉或换尿不湿时,不愿意躺下等等,都是孩子自我一时的表现。遇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家长不同意,就会哭闹,比较容易着急。比如孩子想要自己倒水喝,却常常因为孩子会将水倒到地板上被父母阻止而大哭。 建议家长多给孩子创造合适的环境条件,去满足孩子的探索欲,积极鼓励孩子去探索。不要限制孩子或者一味地跟孩子讲道理。对1-2岁的宝宝,讲太多的道理不一定有效,而是要通过孩子和您都能接受的方式来满足他的需求。
  • 2——3岁

2-3岁的孩子处于秩序敏感期。不同性格的宝宝,性格气质表现越来越明显。说不,敏感胆小、打人都是他们经常的表现。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会发现胆小的更加胆小敏感。建议家长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再推动事情的进展。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接纳是最重要的,但是当孩子3、4岁以后,要开始给孩子建立规则。
  • 0-3岁孩子情绪问题的总体原因

小幼儿的情绪问题主要是因为小幼儿的语言能力不够,无法有效的表达。

建议家长可以教婴儿手语,或者多跟孩子讲绘本、多聊天。借助一些简单的方式,教孩子识别情绪,并学会正确的表达。尤其是对于男孩。研究发现大部分男孩的语言发育需要父母花更多的经历去发展孩子的语言。值得说明的是,国外的研究发现教孩子手语并不会影响孩子语言的发展,所以,家长不需要有相关方面的担心。

3-6岁大幼儿
  • 3——4岁

有脾气,秩序敏感期、上幼儿园的适应过程及压力、做事做不好的沮丧焦虑、要买东西、3岁半学会哼唧……这些情况都是这个时期孩子常常会出现的。
  • 4——5岁

4、5岁的孩子可以理性思考了,情绪问题少多了。他们的大脑发育较0-3进步很多。但思维能力弱,凡事非黑即白没有中间地带。导致他们爱比较、爱告状、好胜输不起、不虚心、不接受别人指导和批评。这个阶段的孩子自尊心很脆弱。男孩间会打闹,女孩间会排挤,不带别人玩,而4、5岁孩子间的排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排挤,他们之间的排挤并不表明他对对方的敌意,而是表明这个阶段的孩子不能胜任三人一起玩的关系。
  • 5——6岁

5、6岁的孩子思维能力提高了。爱说话,比较愉快,情绪问题少,个别孩子爱抱怨生气。6岁的孩子会出现小叛逆,他们一面想依在妈妈怀里,另一面想对妈妈叉腰瞪眼。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家长内心有这样两种状态,不过这种情况也是因人而异的。

总的来说,0-6岁的孩子,不同阶段都有各种恐惧的原因主要有2点:1,孩子大脑神经发育不均衡,负责防守提醒危险的卫兵太勤快,所以让他们产生了恐惧感。2,对世界的认知片面。比如,孩子在淘气堡玩时,对大小估量有误。会让他们产生对未知的恐惧。另外,需要提醒家长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些电影不适合孩子看,比如地心引力或者灾难性片子,孩子没有办法理解,如果遇到了,家长要表示无论如何家长都会保护孩子。

Part02.孩子情绪问题的隐性原因孩子情绪背后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提到孩子的情绪问题的隐性原因,不得不提油罐理论。油罐理论即孩子本身的能量好比油罐,油罐越满,孩子的能量越足,孩子就越不容易出问题。而油罐本身又分为生理油罐和心理油罐两类。生理油罐即生理方面的能量,心理油罐即爱的油罐、乐趣的油罐等等。孩子们的油罐充足了,身体和心理动力强劲、游刃有余;库存短缺,就会产生问题,继而引发行为问题。幼儿的哭闹是一种能量匮乏的表现,是需要补充能量的呼救信号。
比如,孩子哭闹,家长首先需要过滤是哪个方面出了问题?(1)生理的油罐孩子是否饥饿、困、累、渴或者身体不舒服?(2)心理的油罐a、家庭关系是否和谐越是小的幼儿对家庭关系是否和谐越敏感。b、家长的情绪状态是否好家长的情绪状态是否好?家人间的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状态。家长的权威来自家长的正能量。越是充满正能量的人,他的话孩子就越愿意接受,这样的人看起来更有权威。所以,家长保持良好的状态是最重要的。c、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是否正面积极否定的沟通方式、限制太多、过度保护、要求太高、过于严厉等行为都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主感,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自主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很重要的前提。d、家长是否具有游戏力即家长与孩子互动中,是否具有乐趣?家长会不会表现太严肃不会玩?游戏力和积极情绪都是给孩子乐趣的油罐进行加油。e、孩子生活的环境是否单调单一的生活环境;接触的人少;外界刺激少;玩耍方式单一;户外活动少;体能运动少;接触大自然不够等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
现在社会家长太忙、陪伴质量不高,看手机、忙家务等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孩子需要家长的关注和爱的表达。孩子在年幼时,家长给孩子的爱的油罐,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当家长找不到孩子情绪的具体原因时,建议家长将孩子的情绪问题先放下,转而进行正面建设。

即与与孩子正面沟通、创造良好的家庭关系,提供多样的生活环境等等。比如:自由交往是孩子由内而发的基本需求,小朋友对孩子而言有大人无可替代的能量,当孩子缺乏自由交往,家长应该适当的创造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机会。当家长抛开问题与孩子进行正面建设时会发现,过段时间孩子的问题就解决了。

如何做孩子的情绪管理教练?

——成为教练型家长Part01.

和宝宝同步互动、高回应,建立安全型母婴关系

当我们眼中的孩子是一个探索者、实验者、沟通者、学习者、思考者和行动派等等时,我们与孩子的距离就越来越近了,我们才有可能读懂他。此时,孩子的举动在父母眼中才不会是无意义的、杂乱的、低幼的。作为父母甚至能感觉到在孩子的大脑里、他的体内,有很多伟大的事情正在发生!我们才会真正知道该如何和孩子玩耍,如何与他们沟通,怎样的互动才是高质量连接?我们与孩子的互动、连接才会有意义。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那么对宝宝而言,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有序的、有意义的、懂他的世界。

家长常常为孩子社交能力弱、胆小、入园焦虑等行为而烦恼,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适应能力强,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保持好的状态?我们需要给孩子建立一个有序的、稳定的世界,或者说孩子接触到的这个世界的大部分是有序的、稳定的。而这个有序的稳定的世界,就是通过我们跟孩子同步互动创造出来的!
婴幼儿在形成关于物理世界或者生物世界的理论时,他们所依据的资料库是庞大而一致的。但是,当他们要建立关于爱的理论,他们只能基于十分有限、并且多变的样本,也就是我们。我们这些不完美的、脆弱的,仅有的他身边的人,就成了人类的代表,孩子只能依据我们来得出关于爱、人际关系的理论。
家长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互动,有利于孩子与家长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建立。这个安全依恋关系,是孩子未来一生心理健康的最根本的基础。
Part02.养育者保持稳定的情绪
家长与孩子的情绪好比大气候与小天气,父母的情绪是大气候,孩子的情绪是小天气,只要整个大气候是稳定的,孩子的情绪影响是不大的,即使天生暴脾气的孩子,遇到情绪稳定的家长,也是可以发展很好的。家长的情绪是稳定的航母,家长给自己的油罐加满,才能给孩子加油。家长的权威来自家长的正能量,家长爱和乐趣的油罐满满的,即使遇到有情绪的孩子,家长也能很快处理好。
比如,三四岁的家长发现当孩子晚睡或者有起床气时,家长按照孩子的方式做了,却发现孩子更生气了。因为孩子发现虽然父母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了,他还是不开心。这种情况其实就是孩子的油罐空了,孩子很匮乏。正确的做法是家长主导,有游戏力,去引导、带领孩子做一些事情。事实上如果这时候让孩子提要求,只是在更多的消耗孩子。作为家长掌握主动力,会让孩子感觉到与家长的连接,更容易满足孩子的深层需求。
但事实上很多的家长会做不到,经常会发泄式的训孩子,对孩子喊叫。这类家长应该如何做呢?
1、在面对孩子的情绪时,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在认知上要知道此刻孩子的表现取决于他现有的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特点是什么?此刻的状态如何?这些表现都是他的现有能力所决定的。2、家长可以多次练习对孩子情绪的处理方式。比如,第一次当发现孩子有情绪时,先停下,这也是巨大的进步。可以多次练习如何更好的处理孩子情绪。3、家长需要积累积极情绪。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注意休息,多给自己加油。和孩子一起享受美食,一起旅行,都是在和孩子积累积极情绪,给自己和孩子加油的好方式。
家长还能为孩子的情绪管理做些什么呢?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