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妈,自从断了奶之后,宝宝就养成了摸着“咪咪”睡觉的习惯,怎么都改不了,咋办?
我家的每天睡觉非要揪着人耳朵…
我家的非要抓着头发….
我家的要抠着肚脐….
“睡前癖好”哪家强?
熊孩子们,你们的花样还能再多点吗!!!
这些小动作,说起来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事,当娘的,想当初喂都喂过来了,如今被摸摸还摸不得了?
但是,谁当过安抚物谁知道啊,想换个姿势不行、想去个厕所不行、夜醒摸黑都不能被放过,这经历…
容我先做个悲伤的表情。。。
更要命的是:反反复复戒不掉!
那些被揪头发、拽耳朵的妈妈表示为娘还!能!挺!住!
但那些被摸“咪咪”的老妈子们却已纷纷表示,再这么摸下去,老娘真特么要被逼成“性冷淡风”了。
为什么这么多的宝宝都有小癖好?
(是的,在通往尼姑庵的这条路上,你从来都不孤单。)
1、亲子依恋期的正常表现
先别大惊小怪,也别带着有色眼镜看宝宝,大多数孩子的这种“小癖好”都是依恋期的正常表现。
宝宝在满足生理需求的情况下,也需要妈妈的关爱。
婴儿的时候对妈妈的依恋,通过吃奶可以得到满足。
但是断奶之后,孩子依然想保持之前的依恋状态,就只能转移为其他方式,最常见的转移目标,自然就是之前的饭碗,不能吃那就摸摸喽。
饭碗也摸不得的,就换胳膊、耳朵、头发….
孩子喜欢摸妈妈其实是在享受妈妈在身边的温暖。
2、安全感不足
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
细心地妈妈会发现,如果某段时间对孩子的陪伴不够,或是某一日日间孩子的情绪有大的波动,一般临睡需要被安抚的愿望就会更强烈。
CC断奶之后有段时间也喜欢搂着我胳膊睡觉。
如果我能耐心的陪伴她一个周末,通常临睡听完故事她就能自己睡;
如果某几天我对她的陪伴明显减少,或是睡觉之前对她发了脾气,临睡她就会强烈要求搂胳膊而且入睡异常困难。
如果妈妈们发现宝宝的这些小癖好强烈而频繁,且长久没有变弱的趋势,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平时陪伴太少,或是管教太严?
3、还没有独立入睡的能力
宝宝独自睡觉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从需要成人陪伴,到需要安抚物陪伴,再到独立入睡。
入睡前往往是孩子在一天中安全感最低的时候,很多孩子会抗拒入睡,需要使用一些自我安抚行为才能让自己安定下来。
凡是会摸着妈妈的孩子,几乎都是没有独立入睡能力的孩子,他们还停留在前两个阶段,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留住妈妈做自己的安抚物。
所以从小培养良好的入睡习惯和独自入睡的能力很重要。否则断奶了之后孩子也会寻找其它寄托。
原因说完了,对策自然得有!
首先,先给妈妈们宽宽心,如果你的孩子还不到3岁,那这些行为都是非常正常的。
3岁前正是建立依恋模式和安全感的重要时期,宝宝对妈妈的依恋本身就很重,而且3岁前宝宝独立入睡的能力也参差不齐,借助一些安抚物帮助入睡也情有可原,一般3岁后这种小癖好会自然减少。
如果3岁后还一直戒不掉,或是即便孩子不到3岁但这些小动作已经让妈妈觉得烦躁和困扰,尤其是那些,额,敏感型妈妈(你们懂得)咱也不能就这么华丽丽的走成性冷淡风不是?
那么家长通过一些沟通和引导,也可以帮助宝宝慢慢纠正。
怎么帮助你的宝宝?
1、不要强行制止
有的妈妈认为宝宝的这些小动作是不健康、甚至是有心理问题的,所以采取强行制止的方式。比如强行握住宝宝的手,或是在“咪咪”上抹辣椒,逼迫孩子放弃。
但是强行剥夺,掠走的都是孩子的安全感。
不会有什么正面效果,反而会让宝宝变得异常焦躁,更加难以入睡,一旦停用,会变本加厉。
2、循序渐进的暗度陈仓
正确的做法是,在不干预原有睡前行为的基础上,同时引入一种新的安抚方式。
可以是安抚行为,也可以是安抚物。比如抹“咪咪”之外加入抚摸她的小手或后背;或者搂胳膊之外,再给他一个毛绒玩偶。
开始的时候孩子不一定接受,妈妈们可以帮忙:宝宝喜欢妈妈的胳膊,是不是软软的,暖暖的?你看这个小兔子,也是软软暖暖的,我们带他一起睡好吗?
也许你从未发觉,但其实每个宝宝都有一套自己默认的睡前程序,比如,刷完牙、洗完早、换上睡衣,去床上听故事,然后摸着妈妈的“咪咪”睡觉。
睡前程序会形成心理暗示:做完这些就要睡觉了。
一旦孩子形成了固定的睡前程序,就会对其产生依赖。
所以咱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默默将新的安抚形式加入宝宝的睡前程序,让它和原有的睡前行为并行一段时间,直至宝宝觉得二者不分伯仲。
这个时候妈妈再开始慢慢抽离,比如,哎哟,妈妈尿急,宝宝先抱着小兔子等等我。
每天延长你抽离的时间和次数,直到宝宝能独自带着安抚物入睡,你变得可有可无。
如果宝宝之前的安抚动作是吃自己的手,你引入的安抚物是安抚海马,那等两者并行一段时间之后,妈妈可以帮宝宝抽离之前的动作。
比如,可以边让宝宝听海马,妈妈边握住孩子的手抚摸,逐渐减少他放进嘴里的次数和时间,直到不在吃手。
3、多一点肌肤之亲
对于亲密度不足和安全感缺乏的宝宝,妈妈平时要多一些肌肤之亲。
入睡前半小时,给宝宝搓搓后背、捏捏胳膊、玩一些手指游戏、拥抱游戏,让孩子有机会跟你有肌肤上的接触。
还有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就是,把宝宝抱在怀里给他读故事,想想这画面就亲密指数爆棚了有木有!
最后,妈妈们要尽量保持情绪平和,不要大喜大怒,这样孩子的安全感才能充足而稳定。
C妈说
最初CC搂胳膊的时候,我虽没强制禁止,但也曾不自觉的使用家长的权威威胁过。
CC睡前必听故事,为了不让她搂胳膊,我告诉她,如果搂胳膊就没有故事听。
她自然更想听故事,于是答应了这个条件。
第一天表现很好,讲完就睡了。
第二天,故事听的投入了,手也就不自觉的搂上了,我示意她:搂着我胳膊了。
她说,妈妈我想搂着你胳膊。
OK,我就暂停了继续讲故事。
她赶紧缩回去,一脸犯错后的自责感,跟我说,讲故事就不能搂胳膊,我不搂了,妈妈讲吧。
看到她满眼克制的委曲求全,我才发现,原来威胁孩子比强行禁止更无耻!
脑子里迅速思考了三件事:搂胳膊真的跟断奶一样到了必然不能继续的时侯么?这对我的影响有那么难以接受么?不能等她入睡能力更强之后给她自动戒掉的机会么?
3秒钟我就有了答案,搂吧搂吧,边搂边讲,反正搂胳膊也不会把我搂成性冷淡,我干嘛这么为难孩子?
然后,我就没再制止过这件事,随着CC慢慢长大,她也越来越独立,搂的次数也少了,偶尔还是会搂,但对我们来说都不是负担,反而在一天喧闹之后、夜深人静之时,我们母女最温馨亲密的时刻。
所以,到底要不要纠正宝宝入睡前的自我安抚行为,还是你们娘俩说了算。
如果不觉得是负担,无需强迫改变。
但如果想纠正,就要耐住性子循序渐进的转移和替换,而不是强制和威胁。
当然如果已经严重到痴迷和成瘾的地步,还是不能放任不管,要找到更深层次的原因,然后戒掉,必要的时候可以求助医生。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