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母婴健康>产后>产后保健>生产之后,宝宝更痛还是妈妈更痛?

生产之后,宝宝更痛还是妈妈更痛?

2017年08月16日 17:45阅读次数:101
分娩被誉为最痛的痛感,可是这样呱呱落地的宝宝,从来没有人问过他们是什么感受,我想宝宝的第一声啼哭就是在宣告他的不满!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升级为母亲不容易。有研究表明分娩之痛位列所有疼痛之首。对于初生的婴儿呢,有多疼,似乎鲜有人去关注。对于婴儿而言,出生就意味着人生的一次重大创伤。

1、做“24小时母亲”

剪断脐带是身体上的创伤,这是看得见的伤,一周左右即可痊愈。对于婴儿和母亲分离带来的心理层面上的、看不见的创伤,如果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婴儿的人格发育。

人的一生中,最安全的时光便是子宫岁月:浸泡在羊水里,母亲通过脐带源源不断地送来养分。但从出生那一刻,婴儿的生存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由通过脐带供氧变成靠肺呼吸;

从水生变成陆生;

从没有时间概念到区分白天黑夜。

这对初生的婴儿来说就是一场重大的灾难。因此,对于初生婴儿的照顾非常重要。

心理学家比昂提出模拟子宫的概念,即婴儿出生到两周(一般一个月以内),母亲要做“24小时母亲”,给婴儿创造出模拟子宫的环境。因为初生的婴儿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出生了,也没有时间概念,仍然按照在子宫里的习惯生活,想吃就吃,想睡就睡。这时候,要求母亲忽略自我的感受,24小时不分昼夜地、像子宫一样满足婴儿的需求。

2、断崖式的过渡伤害婴儿

子宫环境是母子一体的环境。从一体到分离的过程需要渐进式的过渡。断崖式的过渡对婴儿来说就是创伤。

什么是断崖式的过渡?比如定时定点喂奶,而不是婴儿想吃的时候就喂;按照白天吃饭、晚上睡觉的作息时间来喂养婴儿。这些成人标准化的生活方式对婴儿来说就是巨大的创伤。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母亲会疑虑,刚开始不给婴儿规范好作息时间,如果白天和黑夜颠倒就辛苦了。其实,不必过多担心,这只是暂时性帮助婴儿过渡。母亲就这样24小时没日没夜地照顾婴儿,给婴儿一个逐渐适应陆地生活的时间。

2周以后,母亲可以逐渐多一点时间休息。同时,慢慢白天多喂点,晚上让婴儿多睡点,逐渐让婴儿从母子一体的子宫环境,过渡到母亲是母亲、婴儿是婴儿的分离环境。

3、给新生儿安全感 避免“强迫性重复”

顺利完成母子分离的婴儿,对生存环境有足够的安全感,长大后社会适应性也更强。断崖式的分离,婴儿会产生应激反应,高焦虑导致神经系统分泌大量应激激素。

举例说明,婴儿在饿的时候没有及时喂养就哭,哭了还是没有人来喂,婴儿感到环境不安全,就会越哭越厉害,应激水平就越来越高,这就形成了特定类型的激素分泌水平。将来长大后,遇到类似的情景(可能是一件小事)也会闹得很厉害,因为只有闹才能重温早年形成的特定的高应激激素水平,这在心理学上叫强迫性重复。所以,初生婴儿的养育环境一定要友好,让婴儿的激素分泌尽量投到安全的地方。

最后,还需要强调一点,如果母亲有精力,尽量亲自照顾婴儿,交由老人或保姆照顾是模拟不出婴儿熟悉的母亲的呼吸、气息、味道的。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