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附地黄丸”中有肉桂,肉桂为肉桂树近根之树皮,辛甘大热,性能下达。甘热可益火消阴、温里祛寒,味辛善行血中之滞,性能下行又能入下焦而补肾阳、引火归元。所以,该方重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唐·王冰),温补命门之火的作用较强;对于命门火衰的虚火上浮,肾不纳气而喘急欲脱,以及下焦虚寒甚所致之腰重足肿、下半身冷重、小便不利或反多,消渴等证候更为适宜。
金匮肾气丸是在古方“肾气丸”的基础上加牛膝、车前子共十位药而成,实际上是南宋医家严用和《严氏济生方》中的“加味肾气丸”,即“济生肾气丸”,主治因肾阳虚而气化不行、不能运化水湿之证。加牛膝、车前子主在通利小便,车前子可行气分之水,牛膝可行血分之水、又补肾而开少阴之窍;两者相伍,既可利水消肿,又无损于真元之气。故该药主治侧重于肾阳不足、气化不行的小便不利,腰重脚肿,或全身水肿等证侯。该方对于心力衰竭、肾病等属于肾阳虚衰所致的水肿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由上可知桂附地黄丸更侧重与补命门之火,而金匮肾气丸更侧重于肾阳虚衰。
一般中成药所谓的金匮肾气丸是在桂附地黄丸基础上加入牛膝、车前子等药物。这样其作用从补肾阳就变成了还有温阳利水的作用。因此,建议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如果是单纯肾阳虚,建议用桂附地黄丸,合并气虚则用金匮肾气丸。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