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母婴健康>宝宝护理>语言发展黄金期要做的10件事,你做到了几件

语言发展黄金期要做的10件事,你做到了几件

2016年05月16日 15:13阅读次数:713
对于孩子何时开口说话,是否该强迫孩子快点学习词语等问题,妈妈们总是会有截然不同的观念。

有些家长对于孩子“开口说话”过度紧张,一直强迫孩子开口。也有些家长则对于孩子说话,认为“大鸡晚啼”,过于忽视,如此过犹不及皆可能会使孩子更慢说话,错过3岁前语言发展黄金期!

适龄的语言发展

你得先了解您的孩子语言发展状况是否符合年龄,才能正确应对,给出相对应的引导。

0-6个月:

●用哭声、看着爸妈、抓拨等方式表达需求(如尿布湿、肚子饿与不舒服等)。

●会对大人发出声音表示愉悦或不悦,如咿咿阿阿、笑声等。

●会朝着声音源看与转头。

6-12个月:

●会以动作手势表达需求,如点摇头、指物或掰掰。

●牙牙学语,有类似说话的语调,如大多数孩子能发出爸爸妈妈的发音。

●了解生活中常听简单的话,如不要、再见、给我、捏捏或饼干等。

●喜欢模仿他人动作表情。

●大人喊叫名字时有反应

1岁-1岁半:

●听懂许多简单指令,如拿鞋鞋、坐下来等

●听懂许多人与物,如指出身体部位、指出家裡的人

●模仿几各常听到的声音,如汪汪、爸妈、车车、no等

1岁半—3岁:

●能说出约30-50个词汇,如谢谢、对不起、水水等。

●能模仿许多声音,如汪汪、喵喵、咕咕咕等。

●能跟着大人仿说单字或词汇。

●会简单组合词汇,如妈妈抱抱、爸爸车车等。

●聆听儿歌或歌谣,甚至能哼唱。

每个孩子的气质不同, 使得孩子说话的主动性会有所不同。另外照顾者给孩子的语言刺激不同,也使每个孩子语言能力快慢不同。

因此只要语言能力没有落差过大,家长只要提供足够的语 言刺激,学习引导孩子说话的方法,最重要的还是家长需要耐心的“等待”孩子的主动语言。若是语言落差过多,建议尽早寻求专业谘询协助。

家长NG语言观念

1、大鸡晚啼没关系

常见到家长认为孩子说话慢,反正迟早会说就好。或者认为孩子进入幼儿园就会好,所以过于忽视语言问题,如此往往让孩子错过3岁前语言教育的黄金期。

孩子在2-3岁正值情绪发展与自主建立期,喜欢用“不要”来对付大人,若孩子语言发展较慢,就会习惯使用哭闹来表达挫折与需求说,造成家长教养上的大挑战。

2、心急强迫开口

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快开口,从1岁就强迫孩子说话:”快说!怎么不说”或”好笨啦!到现在还不会讲话!”如此高压的学习语言,会让孩子失去说话沟通意愿。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