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长多高,全靠你努力
    孩子长多高,全靠你努力

    父母都不太高,孩子也长不高可怎么办?这是很多家长都担心的问题。虽然孩子的身高70%遗传自父母,但还有30%的后天可以用来培养。只要抓好这30%就能把孩子的身高发挥到最大值! 那么我们首先来预测一下自己孩子的身高吧。 男孩:把母亲的身高加上12厘米,父亲的身高保持不变,例如,一个男孩的妈妈身高160厘米,父亲身高188厘米,那么他将来的身高比较可能在172厘米到188厘米之间。 女孩:从父亲的身高中减去12厘米,母亲的身高不变。还是上面的例子,假如是个女孩,她的身高很可能在160厘米到175厘米之间。医学研究表明,80%的生长激素是在睡眠中产生的。 儿童身高对照标准 看看下面的表格,你的孩子身高达标了吗? 是什么在影响孩子身高 孩子身高的变动规律: 孩子的身高增长具有很明显的阶段

  • 0-3岁婴幼儿宝宝身高、体重、智力成长发育指标对照表
    0-3岁婴幼儿宝宝身高、体重、智力成长发育指标对照表

    从宝宝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家长就密切关注着他的生长发育。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达到健康的标准,因而时不时就测量一下孩子的身高体重,看看是否符合《儿童身高体重对照表》的数据。那么,《儿童身高体重对照表》是怎样的? 婴幼儿期间的宝宝生长发育特别快,基本上每一个月量身高称体重,都会有变化。看着宝宝一天一长大,妈妈心里肯定是高兴得不得了。 但如果哪天碰巧和其他同龄孩子在一起,突然之间发现自己的宝宝不管是身高还是体重都不如人家的时候,妈妈心里肯定都会“咯噔”一下,心中暗暗的想,我家孩子是不是发育不良啊。 想知道宝宝发育是否正常,参考一下婴儿身高体重标准表便能一清二楚哦。 这份0-3.5岁男女宝宝身高体重发标表,妈妈最好把这收藏起来,以便不时之需。 0-3.5岁宝宝的体重身高标准 从上表我们可以了解

  • 解锁孩子长高新姿势,不做“矮星人”
    解锁孩子长高新姿势,不做“矮星人”

    作为一名“娇(ai)小(zi)型”小编,上了大学之后就放弃了对“窜一窜”的奢望,去年过年回家的时候,发现读初一的表妹都已经比自己高了……从小上学起一直坚守课桌第一排的我,内心的酸楚只有自己知道。还记得担心被人看到头顶头屑,每天早起10分钟洗头的艰辛吗? 还记得夏天地铁上, 脸刚到别人腋下位置的酸爽吗? 还记得逛超市, 够不到最上层零食的无奈吗? 妈妈们默默下定决心, 我的宝宝要长高! 高个子妈妈们可能觉得我们矫情, 身高多少都是爹娘生的,认命就好。 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呀! 小编在此想说“You are too young too naive!” 谁说父母矮,孩子注定长不高的? 谁说父母高,孩子肯定不能矮的? 其实

  • 孩子个子小是怎么回事,会是大问题吗?
    孩子个子小是怎么回事,会是大问题吗?

    春夏季节,是孩子成长的好时节。但有人欢喜有人愁,在门诊上,我常常会遇到父母提出这些问题:孩子身高增长不理想,或者身高一直处于低下水平,这是不是矮小症?该如何处理? 正常的身高增长速度是多少? 矮小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是什么原因导致宝宝身高增长不理想? 何时需要看医生?需要做检查吗?需要治疗吗? 这些问题是不是也是您担心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谈谈孩子个子小的问题。 什么是正常的身高增长速度? 大部分健康的婴幼儿和儿童的身高增长是按照预定的"轨道"进行的,人类的生长是呈脉冲式的,快速生长期(“生长突增”)的每个阶段都是独特而不可预测的;另外,孩子长个子还具有季节性,春季和夏季的身高增长速度(height velocity,HV)较其它季节明显。 孩子出生后的增长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婴幼儿早期(0

  • 9岁男孩才1米,这些营养都不吃,怎么可能会长高?
    9岁男孩才1米,这些营养都不吃,怎么可能会长高?

    陈陈家儿子,从小就不爱吃肉,也不爱吃青菜水果。每天就喝点稀饭,吃点面包,上下学在路上或者小超市买点零食。陈陈也知道这样不好,可是孩子不吃她也没办法呀! 现在儿子9岁,体重马上80斤,但个子却才不到1米1。别人家孩子刚8岁,又瘦又高,个头都已长到1米4了。 给陈陈急的见人家就问:你家孩子怎么吃的呀?真是要把我给愁死了! 孩子身高除了受家庭基因的遗传影响,和后天的环境、个人因素、饮食等也都有着莫大的关联。 尤其是饮食上,即使孩子父母个头都很有优势,但如果后天营养不到位,那对孩子身高影响也是很不好的。 同理,即便父母身高优势不大,但是后期注重孩子饮食,保证身体营养的全面充足,再加以有效的锻炼等,孩子也是可以长得高高的! 营养篇 蛋白质 人身体每一个细胞、每一个重要器官的发育成长都需要有蛋白质的参与,蛋白质是人

  • 运动让宝贝长高高,但也不要忽略这5点(抓住长个黄金季~)
    运动让宝贝长高高,但也不要忽略这5点(抓住长个黄金季~)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贝能长成大个子,然而,宝贝的体格发育特别是身高的增长,却似乎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有些宝贝不经意间就蹿成了“小大个儿”,有些宝贝任凭妈咪想方设法做好吃的,却还是同龄宝贝中的“小精豆儿”。要知道每年的4-6月,可都是宝贝们长高的黄金季节哦~ 今天我们讲讲哪些因素才是真正影响宝贝长高的因素吧! 宝贝的身高由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其中遗传因素的贡献大约占了60%~70%,但也千万别忽视另外30%~40%的环境因素哦!遗传是宝贝生长发育的潜能,而营养、运动、睡眠、疾病、情绪和养育环境等,都可实际影响到宝贝未来的身高。 No.1遗传 爸爸和妈妈的遗传基因神奇地控制着宝贝的内在生长。我们看到大多数宝贝的外貌和身材都会越来越像爸爸妈妈或更像其中的一方,也有一些公式可以粗略预测宝贝未来的身高。总

  • 有这个特征的宝宝长不高,家长却常常意识不到
    有这个特征的宝宝长不高,家长却常常意识不到

    别人家宝宝5岁时才30多斤,瘦瘦小小的。而小严家儿子不同,5岁生日还没过的时候,体重就已经要迈入70斤的行列了,个头也是比别人家小朋友要猛一些。 现在儿子已经8岁了,明明体重依旧比人家小孩壮实那么多,可是个头却不像小时候那样喜人了。 从前还没有儿子高的小朋友,现在却都已经比他高出半个头了!这让小严夫妻愁闷不已。 小严妻子按捺不住,带孩子去做检查。最后从医生那里得出结果:“这孩子太胖了!”小严两口子从来还不知道,儿子能吃能喝的好习惯,竟然就是导致他长不高的罪魁祸首! 肥胖在现代越来越多,这是一种由很多因素引起的人体代谢障碍性疾病。致使人们发胖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大多数人认为的家族遗传史因素,还有: 心理:现代人的内心压力很大,一些人为了缓解心情的焦躁烦闷、稳住情绪,会采取不停吃喝的方法,从而导致肥胖。 环境:美味的食物越

  • 孩子发育“不达标”?绝大多数人都搞错了生长曲线的用法
    孩子发育“不达标”?绝大多数人都搞错了生长曲线的用法

    吃好饭和生长发育有什么关系 其实孩子吃饭的多少是没有规律的——没有规律才是幼儿吃饭的“规律”:他们可能在一些日子吃得很好,一些日子吃得很少。 孩子的生长发育也和行为、语言等方面的发展一样,在孩子们中是陆陆续续发生的。比如有的孩子10个月就能走得很好了,有的孩子13个月才学会走,但是在未来的人生中,这种早晚对他们的人生是没有任何影响,他们只是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有不同的发展速度而已。 在吃饭方面,也是一样的道理。孩子会一段时间吃的好,一段时间吃不好;一些孩子接受辅食慢,一些孩子接受辅食快。但是只要父母引导得当,最终,孩子们都能获得健康的均衡的营养,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什么是发育“正常” 实际上医学上的正常范围是指,绝大数人的数值范围,正常值范围并不意味着超出这个范围就一定不正常,而是需要引起重视,进一步观察或者检测看是不是机体出了问

  • 宝宝越过爬,直接走,好不好?
    宝宝越过爬,直接走,好不好?

    宝宝不爬直接走,在宝宝成长的各阶段领域中,爬是很多家长关注的。对于大多数的宝宝,爬行会在6-10个月之间学会。 不过,不要把爬作很标准的定性。此期间,不知道爸爸妈妈们有没有注意到宝宝其他的活动行为,翻身滚动,小肚肚贴着地面匍匐前行。 当然,也是有不少宝宝是完全跳过爬行这个阶段,直接扶着东西站起来,逐渐独自站立到行走。 那么,对于还正处于“爬行”敏感期的宝宝,我们可以多给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学着模仿爬行,期间大人可以适当辅助。 提供多的机会练习 宝宝翻身、爬行等都是需要机会练习的。长时间把孩子放在推车里,缺少机会,那么宝宝很难主动去爬。 模仿爬行练习 刚开始,部分宝宝不知道如何爬行,因此一直不敢去尝试。但对于宝宝,他们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所以如果家里有哥哥姐姐,可以让他们带着孩子一起爬。或者,

  • 研究显示:孩子晚睡除了长不高,还可能会变笨……绝不是危言耸听
    研究显示:孩子晚睡除了长不高,还可能会变笨……绝不是危言耸听

    很多职场父母下班回到家都已经晚上六七点,煮好晚餐,吃完饭,时间已过八九点,虽然十分珍惜亲子共处的时光,但也就延后了孩子的就寝时间。 孩子晚睡我们都知道不好,但是具体问到为什么不好,大多数人都不是特别懂。所以当我们自己,当孩子有各种理由时,我们对“孩子晚睡”这件事也无限地纵容。 但“晚睡贻害终生”,真不是危言耸听,特别是对还在身体发育阶段的小孩子来说。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证实: 睡得晚或睡觉时间不规律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降低其反应、阅读和算术等能力。 研究人员还调查了3岁和5岁儿童的睡眠情况,发现3岁儿童睡觉时间最不规律,约五分之一的3岁儿童没有固定睡觉时间。总体而言,睡眠不规律对所有年龄段儿童都有影响,他们的反应能力、空间认知能力会有所降低。 领导这项研究的伦敦大学学院教授阿曼达·萨克尔认为:

  • 孩子天天跳绳就能长高?医生说:你们可能跳错了!
    孩子天天跳绳就能长高?医生说:你们可能跳错了!

    在小区楼下,每天都有一群小盆友在跳绳。为啥现在的爸妈都让孩子练跳绳呢?据说,跳绳不仅能锻炼身体,室内室外皆可进行,还能让娃的个子噌噌噌往上长。但是,也有人用“血泪史”跟鹿姐姐吐槽:为什么我跳了一个月还没长高?! 跳绳对长高到底有没有帮助?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吴美珍表示,有,但要有方法。 所以,那位跳了一个月的小盆友,你很有可能跳错方法啦! 最近,随着带娃看身高的家长越来越多,吴主任经常看诊到晚上7、8点,最多的时候半天可排到60多号人! 吴主任表示,运动类似于摸高,打篮球,单杠,都可以促进身高生长。 “跳绳也不例外。”吴主任说,但是跳绳不要求快,关键是跳得高,要跳到距离地面10公分以上,心率达到120,坚持20分钟以上,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自身生长激素分泌。 尽管运动可以促进孩子长高,孩子究

  • 春天是孩子黄金长高季,如何帮孩子长高,家长别错过!
    春天是孩子黄金长高季,如何帮孩子长高,家长别错过!

    春意渐浓,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孩子长个儿最好的时机! 每年的4-6月是孩子长个子的关键期,因为这几个月天气回暖,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在户外活动,相应的接受阳光照射的机会变多。此外这几个月紫外线的含量也是全年最高的时候,而紫外线的照射可以促进孩子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从而帮助钙的吸收、促进骨骼的发育。 不妨用美食助宝宝一臂之力吧!千万不要错过孩子长高的最佳黄金阶段呢! 相信妈妈们都懂得,春天孩子的睡眠和运动是长高的两大因素,除了这两样,还有没有其他的能够助力孩子长高的因素呢?今天就来说一下饮食习惯吧,其实,好的饮食习惯,也能助力孩子成长哦! 这一季节食宜清淡平补,忌辛温大补。根据食物的性味功能和儿童营养的需要,配制一些平补脾肺,滋养强壮的汤水,作春季饮食调理,效益甚佳。 1、优质蛋白质让宝宝长高

  • 8个生长热点问题,让宝宝再长高点儿!
    8个生长热点问题,让宝宝再长高点儿!

    对于父母比较高和每次儿保检查身高都在中上的宝宝,家长通常不会担心宝宝的身高问题,但父母身高不理想或每次体检身高都不理想的宝宝,家长就会对宝宝的身高问题比较关注,甚至焦虑。这样的担心,你有吗? 出生身长会影响以后的身高吗? 宝宝以后的身高与出生时的身长没有直接关系,但宝宝今后的身高有2/3的因素与遗传有关,也就是说,父母的身高与宝宝的身高有密切关系。另外还有1/3是后天因素,如营养、运动、情绪等。 吃得好是不是个子长得高? 营养是影响身高的重要后天因素之一。不是吃得越好就长得越高,而是强调均衡而全面的营养。饮食保障长高的原则是: ●每天保证奶量。 宝宝1岁以后,每天仍应该保证喝500毫升左右的奶(可以放在早餐和睡前,睡前喝牛奶还能帮助提高睡眠质量),奶的各种营养素含量丰富且容易吸收,而且奶中还含有一种

  • 想要孩子身高180?饮食上一定注意这7点!
    想要孩子身高180?饮食上一定注意这7点!

    很多家长都为自己孩子的身高发愁。毕竟,胖瘦可以变,但是身高一旦定型,一辈子就不可改变了。 于是,很多家长给孩子日常成长中都添置了牛奶、钙片等“必需品”。然而,你对孩子补充这些“必需品”的方法真的科学吗? 均衡饮食是第一要务,此外也建议把握以下7要点增加钙吸收、减少钙流失,鼓励小朋友多跑跳多运动,帮助成长更能累积健康。 要点1:高钙食物餐餐有 与其一次吃500单位的钙,不如每天各个食物中都摄取钙。 例如一星期吃一次小鱼干,餐桌上总会有九层塔炒蛋、香椿炒蛋、芥蓝菜跟一些海菜,这些深绿色蔬菜也是常见的高钙食物,植物性的钙含量没有动物性那么高,但吸收率也很好。 连一碗简单的米饭,也发挥巧思,不放过补钙的好机会。 黑芝麻也是高钙的,在小朋友的饭上面撒一点黑芝麻。黑芝麻撒上去之前压一下让它破开来,这样才有助于钙

  • 春季宝宝长高黄金期,千万别错过这些小秘诀!
    春季宝宝长高黄金期,千万别错过这些小秘诀!

    1.每天户外活动1小时 户外活动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在紫外线照射下促进宝宝皮肤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促进钙质的吸收,帮助骨骼发育。 另外,婴幼儿时期可以让宝宝做一些简单的体操,学龄时期宝宝可以做一些向上跳的运动,例如跳皮筋、踢毽和各种球类运动。 2.奶类不能缺 想让宝宝长高,日常的奶类一定不能少!另外在饮食上要保证食物多样化,鱼虾肉蛋都要吃,尽量不要挑食。 3.10点前睡觉 生长素在夜间深睡眠时分泌达到高峰。如果父母想宝宝有高个头的话,尽量要保证宝宝每天有9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为了尽早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最好让宝宝在晚上10点之前可以入睡。 4.让宝宝少蹲着 宝宝长期蹲着玩的时候,由于双腿长期处于弯曲状态,很可能会造成腿部的血液循环

  • 春天想帮孩子长个子?这几道菜缺不了!
    春天想帮孩子长个子?这几道菜缺不了!

    春天就好像是害羞的小姑娘,迟疑着不肯干干脆脆的来到,不过徐徐春风已经送来了春的气息,马上就要到孩子长身体的好时节了。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也证实,孩子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季节性,其中春季(3-5月)长得最快,身高的生长速度是秋天的2-2.5倍哦。所以爸妈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春季黄金月,为孩子长高助一臂之力呢! 4~6岁,打下坚实基础 4~6岁学龄前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孩子长高的基础阶段。补钙对今后的成长发育非常重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多都会有偏食、厌食的坏习惯,钙质摄入量严重不足的现象,影响到骨骼中的钙质储备,这将直接导致孩子个头矮小、发育期身高增幅减小。 7~16岁,身高快速增长 7~16岁是孩子发育期,身体就好像竹笋般快速增长。研究发现,这一阶段的孩子每多吸收3万毫克的钙,身高就

  • 渴望孩子春天长高?这几件事千万别做!
    渴望孩子春天长高?这几件事千万别做!

    大量科学研究证实,儿童生长发育受季节的影响十分显著。一般说来,春天孩子的身高长得快,春天孩子身高的生长速度是秋天的2-2.5倍。儿童的生长高峰在4-5月份,低谷在10-11月。 但不少爸妈却常常做着阻碍孩子长高的事情,例如,拼命让孩子多吃、多补。其实,这些错误做法往往坑了娃! 1、过早叫醒娃 俗话说“春困秋乏”,人体在春天睡眠时间更长对长高非常有利。但有不少爸妈急着上班,为了不迟到,不得不早上早点叫孩子起床,尽快梳洗、吃早餐,再送孩子去幼儿园。 孩子要长高个子,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每天至少确保8小时以上。因为生长素的分泌在人入睡后45~90分钟内明显升高,且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超过全天量的一半以上。如果孩子长期处在睡眠不足的状态,生长的潜能会受到明显影响。 所以,不要以为让孩子早睡就行,过早地叫醒孩子,导致孩子睡眠不足,很容易影响他

  • 宝宝长高的六大秘籍,一项都不能少!
    宝宝长高的六大秘籍,一项都不能少!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长高一些,毕竟长大后高个子会有很大的优势。可能很多爸爸妈妈认为现在宝宝还小,还不用过多关注宝宝长高的问题,但是,宝宝在婴幼儿时期做好长高的储备工作,积蓄好有助长高的因子,宝宝长大后轻轻松松长个子。不过除了遗传因素,还要哪些因素影响宝宝长个子呢?爸爸妈妈们又该怎么做呢? 一、影响身高发育的两大激素  1性激素 因为生长板会受体内性激素的刺激而闭合,因此性早熟的孩子会有长不高的问题。导致孩子体内性激素较多的原因,可能是摄入过多的环境激素(常使用塑料制品、化学清洁剂、嗜食高油脂食物),或是遗传自父母的体质因素,也会使体内性激素较多。 2生长激素 影响孩子身高发育最重要的激素是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的分泌是脉冲式的,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是分泌的高峰期,此时要进入深度睡眠,才会大量分泌生长激素。另外

  • 抓住3~6月,宝宝长高一大截
    抓住3~6月,宝宝长高一大截

    每年的3~6月,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时期,爸妈们千万别错过哦。如何抓住孩子长高的黄金季节,帮助孩子快速长个子?赶紧看看这篇文章吧。 3~6月为孩子长高旺季 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们来说,3~6月为长高旺季。因为这4个月阳光充足,户外活动开始增多,维生素D可在体内得到转化,促进钙吸收。 若发现孩子在3~6月长高慢,家长需提高警惕,对于3岁至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每年身高应增长5-7厘米。 若增长值小于5厘米,可能是生长轴有问题,应积极排查矮小的可能;若增长值大于7厘米,可能是性腺轴出了问题,应积极排查性早熟。 关于长高的4大误区 误区一:孩子还小,现在不长,以后总要长的 其实家长的这种等待心理是错误的,如果不及时到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万一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那么孩子可能就会停长,等到骨骺线闭合孩子就再也

  • 春天,孩子身高增长最快的季节,您的孩子身高达标了吗?
    春天,孩子身高增长最快的季节,您的孩子身高达标了吗?

    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和很多年前相比,孩子们的平均身高提高了不少,孩子能长成一个高个子,也是很多家长值得自豪的事情。 其实,要想孩子长高,除了营养要跟上以外,充足的睡眠、体重不要太胖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1—18岁的男孩和女孩身高标准表,你家孩子的身高达标了没? 注:①上述数据根据2005年九省/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数据研究制定。②参考文献:《中华儿科杂志》2009年7期。③上述标准数值可与孩子的实际身高、体重上下浮动两个百分位。 除了查看“身高标准表”,父母还可以对自己的孩子的身高进行简单的估算,孩子的身高一般先快后慢,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比如,2岁时如果孩子身高为84厘米,2岁以后身高大概每年会增长7厘米。2~12岁孩子身高粗略估计为:身高(厘米)=年龄×7+70(厘米)。

相关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