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岁走”,这是对婴儿时期运动行为发育规律的粗略概括。虽然宝宝们的发育速度各有不同,但大部分都遵循这样一个基本的时间轨道。不过,早产宝宝可能会慢几周或是几个月与正常的。 作为父母,你肯定是最应该了解你孩子生长发育情况的。以下是宝宝发育迟缓可能出现的一些迹象,家长不妨以此为参考来评估宝宝的发育情况。 2个月大后:把躺着的宝宝抱起来时,不能抬头。 4个月大后:不会抓握或伸手够玩具,不把东西往嘴里塞。 6个月后:不能注意到大人在和他讲话;对周围的人和物注意力差,缺乏兴趣,目光呆滞。 10个月后:仍不会独坐。 12个月后:不会用手指捏东西;开始走路时,两脚仍到处乱踢;仍不能有目的的发音,有时无目的的乱叫。 不会笑,或只会无目的的傻笑。 喂辅食时,常出现恶心、呕吐,咀嚼能
自出生至成年,其身高生长速度不是匀速的,出生至2岁时一般身高会长28cm,其中在4个月以前、5~12月、1~2岁这3个年龄段各完成1/3。2岁前营养对生长的影响远超过遗传因素,年龄越小越是如此。2岁后至青春期前每年匀速长高5~7cm直至青春期第2次加速。 孩子3岁定身高了? 换言之,一个身高170cm的成人,其身高1/3以上是在出生至2岁长成的。这种不同年龄段具有不同生长能力的情况是因内分泌的复杂调控所致。3岁前如受到有害因素的影响,如营养、疾病或药物等,那么,对身高的损害将是永久的。 人们几乎把矮小和生长激素不足等同起来,正如一度把厌食和缺锌划等号一样,是一种误解。事实上,一半以上是3岁以内直接和间接因素造成营养不良,导致生长损害。 营养不良,大多数并非营养来源匮乏,更多的是营养供给方式不合理。例如以“精品”喂养,认为吃肉难消化而
宝宝的身体发育一直都是家长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一旦我们看见别家宝宝比自家宝宝吃的胖的时候,心里就开始各种的忧伤了,当看到自家宝宝比别家宝宝长得矮,我们就又开始忧伤。说到身高的问题,宝宝身高确实是爸爸妈妈格外在乎的事情。 爸爸妈妈们总是希望宝宝长的高高的,长得高也是现代人喜欢的观点之一,要不然怎么会有“高富帅”和“肤白貌美大长腿”的说法。宝宝长的高对他以后生活也是很有好处的,为以后的人际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谈谈,宝宝比别家宝宝矮半截的原因,妈妈们要仔细看清楚了哦。 1.营养不足。虽然现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很少见,但是如果宝宝饮食搭配不合理,也是有可能会有营养不良情况的发生的。所以饮食最重要不是吃什么,而是怎么搭配。 2.遗传因素。遗传对身体的影响很大,如果爸爸妈妈长的都不高,那宝宝长得高的概率就比较低,但也有例外
现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一高遮百丑啊。但是如果父母身高够,怎么才能提高孩子的身高,让孩子长大成为高富帅和高富美,走向人生巅峰呢?今天就给妈妈们支几招。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身高是确定的,其实,决定身高的因素除了遗传,还包括内分泌、营养代谢、心理、睡眠、运动等很多方面。身高遗传密码显示:孩子35%像爸爸,35%像妈妈,30%后天环境。在生活中也有父母都不高,儿女却“出类拔萃”的情况。那么怎样才能长个呢? 一、蛋白质、矿物质不能缺。 10—13岁的青少年,每天需要蛋白质70克,13—18岁需要80克,每天一杯奶是增高的秘诀。矿物质中,一定不能缺了钙、磷、锌。还要注意给小胖孩减肥,过胖也会影响身高。 二、每天必须户外活动1小时。 婴幼儿可做主动或被动体操;学龄儿童可做向上跳的运动,如跳皮筋、踢毽和各种球类;青少年可做跳高等
宝宝的身高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环境因素也是相当重要的,如营养、睡眠、运动、情绪、疾病等各方面。所以,要想宝宝长得高,把环境因素做到最好是必不可少的,在营养方面,新爸妈该如何为宝宝长高助力呢? 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是最适合婴儿需要的食品,它所合的热量较高,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配合比例最适合小儿消化能力的需要,微量元素的含量也较高。 另外,母乳中所合的免疫球蛋白及其他免疫物质对增进宝贝的免疫力、减少呼吸道、肠道感染发生均有重要作用。 但在母乳喂养中也要注意新妈妈的饮食质量,一日三餐要保证营养充足,必要时应补充营养补充剂。 按时添加辅食 不管是母乳还是奶粉喂养,一定要及时添加辅食,从铁强化米粉、蛋黄到菜泥、粥、碎肉、碎鱼虾等等。 根据宝贝的年龄、消化功能和生长需要,要逐渐一种一种地添加,这样才能保证
孩子身高一直是妈妈们关注的重点,想象力丰富的妈妈们无不忧虑着孩子的未来,个子长不高该怎么办呀? 姚明的女儿姚沁蕾,才7岁,但是目测个子已经接近1.4米。 明明同龄,为何有高有矮?人的个头主要是靠骨骼来支撑,身高主要取决于长骨的增长,人在幼年期长骨的骨干和骨骺之间有一个软骨带,在X线摄片下,有一个分离间隙,骨骼的成长延伸就是在这个软骨带中完成的。到了青春期后这个软骨带完全钙化成一段白线,所以又叫“成长线”,一旦形成,骨干和骨骺完全融合,骨骼生长便停滞,个子就不再长高了。 子未来身高有多高?70%是由遗传决定,一般人的最终身高公式计算如下: 男孩=45.99+0.78×父母平均身高±5.29cm 女孩=37.85+0.75×父母平均身高±5.29cm 如何判断孩子身高是否正常?
新手妈妈对宝宝的疼爱,无人能比!但有的时候,妈咪们错误的关爱方式,不仅会让宝宝不舒服,还对宝宝的发育会有影响。除了抱孩子要注意外,还有6个错误动作,新老妈咪都容易犯!一起来避开这些误区吧! NO!把熟睡的宝宝叫起来把尿!妈妈做法:担心宝宝尿床;担心宝宝尿在尿不湿里会不舒服。于是大部分新手妈妈或者老人会在半夜把熟睡中的宝宝叫起来,尿尿! × 把尿是父母的偷懒行为 经常把尿,对宝宝的脊椎、约肌发育都不好。婴儿要在3岁左右才完全发育成熟,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础。在此之前没有能力完全控制好排尿排便,但是父母可以找到孩子尿尿的规律:比如吃奶后5-15分钟,睡醒后。 这样的做法最直接会影响宝宝的睡眠,导致宝宝半夜哭闹不止!其实,宝宝尿在尿不湿里,不舒服了,他会用哭声来提醒你的!大一点的宝宝,有尿尿了会自然醒来!不把尿,孩子更早学会自主便尿。 穿
相信大家和乐妈一样,都希望宝宝将来拥有1米8大长腿。有的父母认为自己个头矮,孩子一定长不高,殊不知,这些错误的认知才是导致孩子变成矮个子的罪魁祸首! 身高虽然有较大的遗传几率,但后天的努力也是决定最终身高的重要因素。 医学证明,遗传对身高的影响占到60%-70%,但是通过努力,我们每个人仍有30%的长高空间可以挖掘,如果正确干预,抓住宝宝生长的高峰期,身高仍可以多长15cm。 生长高峰期宝宝发育很快,但很短暂! 时间大概是 ↓ 1~3周、4~6周 3个月、6个月、9个月 3~5岁、11~12岁 生长高峰期中的宝宝,1天就可以增高0.9cm。 可惜这个高峰期很短暂,一般只有3~5天,不超过10天,所以大家一定要及时发现宝宝生长高峰的信号哦。 胃口突然变大
孩子的身高绝对是妈妈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客观地说,身高对孩子的学业、工作、婚恋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在这个大长腿满街跑、动不动就以貌取人的社会中,矮个子往往会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待遇,更重要的是,孩子正常的身高发育情况不可忽视。 成绩不好可以慢慢补,爱好不多可以慢慢练,生长发育一旦耽误了的话,真的就遗憾一辈子了。 那么,如何更好地掌握孩子身高发育的规律,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长高的关键期呢?下面这些常识,对您肯定有用。 1、男孩、女孩身高对照表 虽然不同地区、不同体质的孩子身高增长速度、上限会有差异,但中国孩子的身高增长仍然是有一定规律的。研究者们在调查了9个省、市的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后,制订了下面的参照表: 1~18岁男孩身高参考表 1~18岁女孩身高参考表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
家长们肯定都无一例外的希望将来孩子可以长个好个子,身高除了遗传原因之外,和日常饮食以及生活作息也有密切的联系。 所以麻麻在照顾孩子的日常起居过程中,要格外留意下面这4种会影响孩子身体生长发育的事情,别因为自己的做法而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和将来。 睡得晚 家长平时晚上下班之后就已经不早了,回去吃吃饭,收拾收拾,再抠抠手机,那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了。 而孩子也会因为家长的这种日常行为养成晚睡的习惯。 在晚上11点左右是身体生长激素分泌旺盛的阶段,这时候孩子要进入深眠状态才有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 家长为了孩子能长个好个子,一定要格外注意孩子的睡眠时间和睡眠状况。 不爱运动 冬天天冷加上室外空气状况不好,所以家长都不想要让孩子去室外活动。 但孩子必须保证每
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说法:孩子一定要在几点几点前睡觉,因为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时间是几点,晚了就错过了时间,孩子就长不高了。这让不知道多少宝宝睡眠时间较晚的家长操碎了心,总纠结他会不会因为晚睡了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就发育不良。只是,生长激素真的会掐着我们的表针来分泌么?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比较忙的同学可以不用看下面的内容了。有空的和我们一起读下去,对生长激素和睡眠多一些了解。 生长激素,英文是Human Growth Hormone(HGH),它可以刺激细胞分裂和再生,实现人的发育,是人类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激素之一。 这么重要的激素,如果缺乏当然是很件麻烦的事情。在儿童发育的过程中,如果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生长障碍,最普遍的现象就是身材比较矮小。一般来说,儿童期的生长激素缺乏,主要是遗传问题以及其他先天疾病所导致的。 对于这些原因导致的,被
妞们有没有碰到过,孩子无缘无故的喊腿疼或肚子疼?但是很短的时间就会缓解。有时候晚上,疼痛会明显,甚至会让孩子从睡眠中疼醒。但是到了第二天,孩子又和往常一样跑跑跳跳。有些妈妈因为担心带去医院检查,结果一切正常。 那孩子腿疼这一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遇到这种情况,妞们别紧张,你的孩子很有可能是在经历生长痛。 总结:有人说,“成长是美丽的疼痛”,用在“生长痛”上再合适不过。当然,妞们不用担心,毕竟生长痛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要给孩子乱补钙剂也不要随意吃止疼片,生长痛会持续很短的一段时间自行消失的哦。除非孩子长时间反映疼痛并难忍时,妈妈们还是带去医院检查一下,求个心安也好。
刚刚迎来宝宝降临的新妈妈们,一定都面临过这种情况:喜悦和忧虑并存。喜的是怀胎十月,终于迎来了亲生骨血的降生;忧的是缺乏育儿经验,一大波问题接踵而来,头疼不已。家长们都知道,宝宝出生第一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时候的宝宝不仅处于快速生长发育中,更有许多成长的关键时机。如何抓住时机,参与到宝宝的每个重要时刻,让宝宝更好地健康成长呢? 第一次亲密接触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宝宝的第一声啼哭声响起时,准妈妈正式成为新妈妈,终于迎来了新生命的诞生,当医护人员护理好宝宝后会第一时间将宝宝送到妈妈身边,这时是你和宝宝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尽管妈妈们已经筋疲力尽,但一定要努力亲亲宝宝,和宝宝说,“宝宝,你真棒!妈妈爱你!”这个亲吻,将标志着宝宝和妈妈建立一生感情的开始。 第一次哺乳 新妈妈尽管孕期的时候看了很多母乳喂养的书,但第一次就能正确地给孩子喂奶并不是那
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是所有家长都很关心的问题,经常有宝妈问我:“孩子5个月了才××斤,是不是太瘦了”?“我宝宝才10个月就××斤了,看起来像1岁多的孩子是不是不正常”?……这种问题真的不好回答, 因为每个宝宝的发育状况都不同, 根本不能横向对比,只能与他自己比, 仅看一个时间点的身高体重意义并不大, 而应该看整体的身高体重头围发育走势! 简单说,就是看生长发育曲线图。 生长发育曲线图网络版本比较多,看得人眼花缭乱,今天我要介绍的是最简便的方法。 这条曲线反应了宝宝整体发育走势,把它与曲线内原基准线对比,就知道宝宝的发育是否正常了,它可以说是衡量宝宝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黄金标准”。 所以妈妈们一定要学会自己记录数据观察生长发育曲线,及时掌握宝宝的发育状况哦。 这条曲线并不需要自己拿着纸笔来画,只需要在手机
爸妈都想孩子长得高,那就要留心,下面这4种食物,是孩子长高的黑名单,尽量少让孩子吃。 1、糖果和甜食 小孩吃太多的糖果和甜食,会影响食欲,到了正餐该吃的富含各种营养的食物却没有胃口吃了,影响营养的吸收。 而且,太多的糖,还会影响宝宝的钙质代谢,妨碍体内的钙化作用,影响长高。 2、碳酸饮料 不得不说,孩子爱喝碳酸饮料,很多时候是大人做了“坏榜样”。 这些碳酸饮料,磷含量比较高,小孩经常喝的话,会导致体内钙磷比例失调,造成发育迟缓。 3、油炸食品、腌制食品、罐头食品 甜甜圈、薯条等食物,炸的香香的,很多孩子都爱吃,薯条再配上番茄酱,那简直是吮手指了,吃完了还要再一份。 吃早餐的时候,光吃白粥太单调了,又不想再准备其他食物,就拿榨菜来给孩子配白粥吃
最近总有妈妈问,自己个子不高,怎样才能让孩子长的高一些,后来我发现很多家长为了防患于未然,盲目地给孩子补钙、吃营养品,这样反而使孩子出现种种问题。其实当你家孩子出现这三个反应的时候,就预示着他们将要长个了,家长要正确对待,不要耽误孩子正常的发育。 胃口变大 孩子在长高的时候需要的营养较多,消耗较多,如果你发现孩子突然间胃口变的非常好,而且经常都吃不饱,那很有可能是孩子要长个了。发现孩子这一特征后,家长要调整日常饮食,注意每天饮食的均衡营养,还要多给孩子补充些含钙量好的食物,促进骨骼的发育。 鞋子变小 据研究表明:孩子脚部发育与身高发育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你发现孩子的鞋小了,就说明孩子个子长高了。妈妈除了要及时给孩子换上合适的鞋之外,也要及时记录下孩子身高的增长情况。 睡觉前感到腿疼 如果孩子入睡后
有哪位妈妈是不关心自家宝宝的身高的?当初找对象时难道没有为了对方的身高而纠结过?谁不希望自家女宝宝能有一双大长腿,像大表姐一样走上人生巅峰?男宝宝更需要未来成为长腿欧巴,迷倒一众妹子呢! 豆妈今天就跟宝妈们谈谈大家都关心的宝宝长高的那些事吧! 大家的共识是,爹妈都是高个,孩子铁定矮不了。 而有的家长不高,却生出来高个儿子,除去“隔壁老王”这种低概率,可能也和父辈那时候的营养跟不上有关系。 而且宝宝长高的时期也不一样,有的宝宝属于典型的“先发制人”,有的宝宝也会“后来居上”,仿佛永远都是没有规律可言。 很想知道宝宝未来长多高?豆妈找出了两种比较科学的计算方法,因为误差的客观存在,娱乐一下也是好的,也请宝妈们不要太当真哦! TOP1:骨龄检测法 这是当前最为科学、精确的方法,只要用X
有个妈妈着急地问我:“我的儿子上幼儿园了,最近常常喊腿痛。刚开始我们并没在意,甚至觉得是小孩子耍赖不想走路而编造的小谎言。因为一说到玩,他就蹦蹦跳跳,一点事没有,而到了傍晚或晚上就开始喊痛黏着我。老人担心是关节炎,催着去看医生,医生却说是缺钙引起的,给开了不少钙片。但吃了几天怎么还是不见好啊?暖暖妈快帮帮我!” 其实,从这位妈妈的描述上看,孩子应该是在经历生长痛呢,但因为一些误解误判,又把孩子推向了补钙万能的大坑里去了。 看来,咱们很有必要好好了解下“生长痛”究竟是怎样一种痛了。 不红不肿,莫名就痛起来 生长痛常发生在膝盖、小腿两侧和大腿前侧,偶尔也会出现在腹股沟位置。可能是隐隐作痛,可能是酸痛不适,也可能是比较强烈的疼痛感,程度因人而异。 这种痛不是明显出现在某一个点上。所以孩子一般都笼统地说:“妈妈,我腿痛。”询问他具体是哪里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长成“白富美”、“高富帅”,但是孩子最关键的生长发育期是什么时候?补充哪些营养素能够促进孩子长高?有哪些事情阻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 哪个阶段是孩子最关键的生长发育期? 陈珂医生说:“有两个时期是身高快速增长期,一个是婴幼儿期0-3岁,一个是青春期。这两个时期如果把握好,外部环境营造的好,可以让身高增长达到遗传水平最大化。身高增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生长停止之前任何一个阶段受影响对成年身高都是损失。” 身高增长虽然连续但并不匀速,第一个婴幼儿时期,即出生至3岁,这期间身高增长相当迅速,出生第一年平均增长25厘米,有的孩子可以长到30厘米,这个速度是以后任何一年都不可能达到的。第二年约12厘米,第三年平均8-10厘米,4岁以后每年大约增高5-7厘米,直至进入青春期再次出现身高突增,每年长高8-10厘米。 由此可见,婴幼
对于发展里程碑,我一开始是“既爱又恨”,爱的是,它至少提供我一个有章可循的全局观;恨的是,它是我最初很多焦虑的源头。但这里需要做一个提醒,里程碑只是一个“平均值”,千万不要拿着里程碑去看孩子是否“合格”,而是把里程碑当成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精细运动的指导思想。 0~1岁-打好基础 0~3个月 手掌慢慢从握拳状态打开 会用整个手臂向面前的东西挥舞 抓东西的意识开始萌芽 3~6个月 伸手够眼前的东西 开始会把一只手的东西转移到另外一只手 6~9个月 抓住东西握在手里 把手里的东西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