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奶粉>奶粉最新事件>食药监总局通报5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合格

食药监总局通报5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合格

2016年11月25日 08:59阅读次数:1787
标签:婴幼儿奶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6年11月22日公布一则关于在2016年10月份抽检的5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合格公告。
2

小贴士: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

一、亚油酸

亚油酸是促进大脑发育和保证视力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它和大脑发育、智力发育、视网膜发育和视觉形成都有密切关系,对皮肤发育及肾功能健全也十分重要。

亚油酸在体内可以转化为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四烯酸,有助于促进大脑和视力的发育,促进皮肤健康和伤口愈合。

新生婴儿自身不能合成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四烯酸,必须完全靠外界食物供给,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添加足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婴幼儿健康成长。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规定亚油酸的最小限值为0.07g/100kJ;《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13432-2013)规定,营养成分的实际含量不应低于标示值的80%,并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因此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奶粉中亚油酸的技术要求为不低于标示值的80%且不低于0.07g/100kJ。

二、反式脂肪酸与总脂肪酸比值

反式脂肪酸在牛、羊等动物的肉、脂肪、乳和乳制品中普遍存在,以牛、羊奶为原料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本底就含有反式脂肪酸。部分乳粉是由乳糖、乳清粉(或脱脂奶粉)、植物油等原料制成的,一些氢化不完全的植物油会产生反式脂肪酸,以这种植物油为原料的乳粉也会带入反式脂肪酸。

由于婴儿的器官处在发育阶段,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增加肾脏压力。《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中规定,反式脂肪酸与总脂肪酸的比值应为≤3%。

三、阪崎肠杆菌

阪崎肠杆菌是存在于环境中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可能对0~6月龄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出生低体重儿以及免疫力缺陷婴儿存在较高健康风险。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认为,婴幼儿配方乳粉冲调、放置过程中阪崎肠杆菌有潜在生长的可能,消费者应注意婴幼儿配方乳粉冲调、放置的有关事项。

造成阪崎肠杆菌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产品原料中微生物控制欠佳、加工过程中关键控制点控制不足或生产加工过程卫生状况较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中规定,阪崎肠杆菌应不得检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6年11月22日公布一则关于在2016年10月份抽检的5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合格公告。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