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国内一年的奶粉总销售额约为800亿元人民币,而2015年通过跨境购形式进入我国的奶粉数量,按出厂价计算销售额大概在100亿元人民币。跨境电商火热的背后,监管却一直是个难题。
宋亮表示,随着奶粉新政的实施,鱼目混珠的“假洋鬼子奶粉”在传统贸易上没有出路了,但是可以通过跨境电商轻松再次进入中国。结果很可能是是国内进口品牌更加混乱,假冒伪劣或充斥市场,食品安全无法得到保证,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在此前举办的“配方注册制后的乳业监管”课题会议上,奶粉跨境购的监管问题也被着重讨论。此前这一领域一直被认为是海外贴牌的重要渠道,有关部门和专家担心,由于监管一直不明确,在配方注册制实施之后,跨境购会成为监管的灰色地带。
宋亮认为,规范跨境购还是要从源头抓起,首先建立有效的追溯体制,假冒大多是热销大品牌奶粉,只要建立有效跨国追溯,就可以解决假冒问题;其次,推出电子商务法,给平台商以规范的准则和要求。
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首先,政府或行业应通过多种渠道与方法,更多地了解、收集和发布公布境外海淘或跨境销售婴幼儿奶粉生产厂家的相关信息和安全评估指引等相关信息,让消费者更全面地了解境外产品的真实面目与质地保障情况,消费者本身会对目前的品牌做出理性的选择。其次是流通环节须加大抽检的力度,并把检测结果及时向全国消费者公告。
“虽然我国目前对奶粉海外生产者要求注册认证,但是通过认证的企业生产的奶粉也不一定就完全符合我国标准,海外生产信息不透明,跨境平台监管也不完全透明。”宋亮表示,在一些大的电商平台上买奶粉,一定要买自营,自营大多是京东、天猫等平台商跟企业签订销售协议,货源直接采购自生产企业。不要买平台上面的网店奶粉,存在假冒,甚至伪劣产品。
“明年随着电子商务法出台,跨境购会被纳入到监管范围里。目前,国内电商及跨境购奶粉,没有纳入到监管范围之内,建议消费者谨慎购买。”据宋亮介绍,有些不法商贩甚至还将快过期的奶粉销售给中国消费者,有的产品不符合中国的标准,如某知名奶粉美版的铁元素含量就与中国标准差很多,消费者购买到这些产品后,也无法投诉。
广东省食药监相关负责人也曾提醒消费者,购买进口的奶粉,首先奶粉必须在国内,外国产品经国家注册以后才能进入中国市场,所以要买进口奶粉,应该是在国家已经注册或者是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进口奶粉。其强调,如果通过网购或者是其他渠道进来的,又没有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这种产品的安全性不能完全保证的。
那么,海淘买到假奶粉或违禁奶粉怎么办?中消协律师团团长邱宝昌认为,第三方平台对经营者有审查义务,比如是不是售卖违禁品,对商家资质和销售的产品做一般核查。“一旦发现问题,消费者可通过质检、海关等部门去投诉、咨询;如果商品确实不符合规定,可要求退货,平台有协助处理义务。”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